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4  (第2/2页)
,快去陶府将王妃接回来,万一她一个想不开,那可就麻烦了。”    易呈锦反倒坐下了,笑道:“这本王不怕,她对本王唯命是从,说得好听是温婉,说得不好听,便是软弱。她既然如此容不得人,本王也不会纵了她。”    “这……今日虽是从方府出嫁,可她若她回到陶府……”    “女人真是麻烦!”    易呈锦猛的站起来,大步向屋外走去。    程济说的没错,从婚房里跑出来的陶青羽,确实回了陶府。    “哥哥!哥哥……”    屋里没有哥哥,只有桌上的一个匣子和一封信。    信上只有寥寥数笔:青羽,若你过得不高兴,就回万户山庄来,那里永远是你的家。    信没有落款,看写的位置,应该是青翼还想写什么,但又落不下笔。    青羽含泪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沓银票和一袋碎银子。再也忍不住,伏在匣子上哭了起来。    府里的丫头、小厮都围在门口不敢靠近,一个婆子探头进来说:    “姑娘,今天上午您一去方家,少爷就收拾东西回扬州去了。他给您留了马车,说若是您回来,就回山庄找他。”    青羽知道,这是哥哥给她准备的后路……她看看自己身上那一身喜服,正红色,是她喜欢的颜色,可如今却显得那样不堪入目。    很快,青羽坐着马车离开了,房间里只留下那套,她既爱又恨的红色喜服。    出城门的时候,守门的军爷不耐烦的催促着他们。厚重的京师城门,在陶青羽的马车后面缓缓关闭。    他,终究没有追来。    青羽愣愣的,关上了窗帘,车厢里是暗无天光的黑暗。    她摸着自己尚未凸起的小腹,不禁苦笑起来。    刚才在陶府,脱下新娘喜服的那一刻,她也曾拿着一把匕首,比在自己的手腕上。    旁边就是一盆丫头打来,让她卸妆的温水,只要她割了脉,将手腕放进温水里,血就会不停的往外流,直到生命的尽头。    可就在这时,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的小腹跳了一跳。胎动还早,大夫说,还要再过两个月孩子才会动。可刚才她的小腹,确实那么明显的跳了一下。    孩子……她和易呈锦的孩子。    都说二月里怀的孩子聪明,春天播种生根,秋天瓜熟蒂落,顺应四时,机缘天作。    她不能这么自私,她身体里流着的血,是她的,也是孩子的。陶青羽收起了匕首,换上一身青衣,上了哥哥留给她的马车。    喜服已是极致,从此再无红衣。    她刚把帘子放下来的时候,易呈锦赶到了城门的那一头。    “死女人!打一巴掌就跑,谁给你的胆子?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    既然陶家重要,他还是要去的,但不是现在。陶青羽是个好哄的女人,这一点,他并不担心。    海明跟着陶姑娘从易府回到陶府,又见她坐了马车出城,这才回了郡主巷。    “她回去也好,若是她因此出了什么岔子,我这一辈子都别想安生。”花荞叹了口气。    方琬琰也觉得心里轻松了些,她今天能和徐之锦拜堂成亲,除了幸福,还有就是,对那个素未谋面姑娘的担心。    “你也别操心了,明天我就打发海明到万户山庄去一趟,我阿爹和弟弟还在那里,捎些东西过去,也是平常。我先回去,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