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1章 各方反应 (第2/2页)
战争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 一个失误,得到了可能是全盘皆输。 如果能在失误来之前,就纠正的话,那必是一件好事。 且,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担大责任。 这可是大家想看到的一切。 至于他又说:“如果我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好对策,定能让敌人措手不及。这东西是谁发明的!简直是太好了,它简直是为战争而生。回头让人写封信,回去感谢一下发明这东西的人。” 同样是边疆。 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李承乾的看法是李世民想控制他。 不让他犯错。 真是被控制的话,那么他到边疆的意义何在? 本想在边疆好好的快活快活,但是当了电报机的到来,而让他感到好日子就到头了。 而尉迟敬德呢? 他驻守边疆,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抵抗敌人,如何将敌人排除在外而烦恼。 有时候一些情报通过飞鸽传书传回去,需要等到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才能知道结果。 这种等待的时间让他十分烦躁。 同时,有些突发事情的处理上。 需要用极快的方时间来决定,否则对于未来来说,可能容易失去战场的先机。 可是有的电报机就不一样了。 只要他将情报传回朝廷,再通过李世民组织文武百官进行讨论,那么如此人能想出的办法,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这些办法,总归比自己想象的要好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后时间仅仅需要花掉一两个时辰,甚至于更少。 这么好的事情,他自然是要支持,还要感谢发明电报的人。 不仅仅是他,边疆的各个地方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大概有八十来个的样子。 他们都为之振奋。 这无异于直面当今圣上。 由李世民下达命令,他们只要实行就行了。 这么一来,有理有据。 也是得到了民众们的热烈支持。 一时之间,电报机在民间传播迅速。 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谓是七成以上的大唐人都知道了这个存在。 这事也传到了周国国家之中,他们知道了之后,不由得大惊。 有些国家甚至派出了使者往着长安而来,说是要购买这所谓的电报。 而几天后,在长安城中大明宫中。 文武百官分左右而立。 李世民坐于龙椅之上。 他打量着刚送到的一百台电报机。 哈哈大笑起来了。 早上电报来之前,他就将消息放了出去。 这会儿电报机来了。 “有此神器,朕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将得到加强!” 李世民这么认为,那可真的得到集权的控制。 如此一来,大唐一定能万众一心,迅速发展。 大唐将更加强大。 也可以避免一些人欺上瞒下。 这对于大唐的未来,将是一大进步。 它就是一件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存在。 如果用到民间,甚至于可以捎话给远在天边的亲人们,或者是恋人们,以解相亲之苦。 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李愔的天才啊。 而此时,突然有人来报。存不易的大唐第一逆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