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7章 搬新居 (第1/2页)
第二天,林麦一大早就去徐家,花了两个小时买下了那栋小洋楼。 这栋小洋楼,徐家也只住了一年不到,水电都很新,墙壁也很白,不用再重新走水电,也不用重新粉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都是水泥地,没有贴地砖。 林麦让张文兵安排人手,尽可能一天之内把小洋楼贴上地砖。 为了一天之内能完成林麦交代的任务,张文兵调了十五个贴瓷砖的师傅。 每五个人负责一层楼,下午四点不到,就完成了任务。 林麦也没闲着,整个下午都在跑村委会,想要挨着她买的那栋小洋楼批六平米的地基给她。 她好贴着小洋楼,加盖一到三层的卫生间。 再好的房子,没有卫生间,住着会很不方便。 这个年代,哪怕京城,土地也远没达到寸土寸金的地步。 林麦红包到位,村委不仅批了她六平米的地基,还允许她套个几十平米的后院。 离正式开学只剩两天,想要在这两天里把卫生间从一楼盖到三楼不现实。 只能把一楼的卫生间先盖好,尽快搬进去,二楼三楼的不用急。 尽管一楼的卫生间在两天之内就盖好了,可现在是冬天,盖好了也不能使用,因为没干透,至少要放上一个星期。 虽然暂且不能搬进新居,可上学还是要正常上的。 林麦每天早上吃过早餐,七点钟一到,就开着奔驰,带着宝宝和汤阿姨一起去上学。 课间回车里给宝宝喂奶,中午汤阿姨和她一起在食堂里将就一餐,晚上开车回去吃好吃的。 这种艰苦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房屋总算弄好了,可以住人了。 搬进新居的那天正好是个星期天。 一家大小都有些小兴奋,早上七点就起床了。 吃过早餐没一会儿,林麦让焦英俊安排的搬家队伍就来了。 要带走的只有衣物被褥等必须品,昨天晚上就收拾好了。 家具和锅碗瓢盆一样不带走。 那栋小洋楼只是暂住,这个四合院才是林麦一家在京城的家,四合院里的东西就留在四合院。 前来搬家的大汉们只用把打包好的东西搬上大卡车就行。 虽然搬家的队伍闹出的动静很小,但毕竟七点多了,左邻右舍大多起床了。 那么大一辆卡车,十来个大汉跑进跑出地搬东西,哪怕近视眼也看得见。 不少街坊围了过来,有人问抱着宝宝站在一边看着搬家的林麦:“小林,你们家这是要搬走呀?” 问话的那个邻居满脸不舍。 林麦一家人在街坊们眼里那就是优质邻居。 从不仗势欺人,反而邻居中谁家有个小困小难,除非他们不知道,一旦知道,总是主动伸出援手。 这样的好邻居千金难求,谁舍得他们一家搬走? 林麦笑着解释:“不算搬家,是暂时搬出去住,逢年过节和放寒暑假的时候会回来的。” 那个邻居打破砂锅问到底:“为啥要搬出去暂住?” 林麦把原委告诉众人。 街坊们这才松了口气,方家不是搬家就好。 把所有要带走的东西全装上了大卡车,方卓然请的照看四合院的杨大叔来了。 林麦一家搬到学校附近的小洋楼去住,四合院没人看着可不行。 虽然京城治安好,可还是有宵小之辈,看家护院之人不能不请一个。 林麦把照看房屋的工作跟杨大叔做了交接,然后把当月的饭钱给了他,让他好有钱开火做饯。 杨大叔心里很舒服,他还以为还得自己掏钱垫饭钱呢。 林麦道:“每个月,只要没有差错,是有五十块奖金的。” 林麦是生意人,最懂得怎么做,属下既忠心又卖力。 方卓然请的这个大叔是友和医院刚退下来的保安大叔。 人老实本分,家里有点困难。 方卓然请他来看家护院给的工钱不低,比他上班的工资还高,杨大叔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林麦承诺,只要房子照看得好,还有奖金可拿,杨大叔心花怒放。 当即保证道:“回头我找人要一条狗,和我一起看家护院。” 林麦一听这话,给了他当月喂狗的伙食费二十块。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狗粮,但也要用剩饭喂狗的。 这个钱不能让杨大叔出,人家就是家庭条件不好才出来打工的。 安排好杨大叔,林麦带着方爷爷和方奶奶,以及汤阿姨和小慕冬,开着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