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文武科举  (第1/2页)
    三月,夏初。    凤城的城门口,吏部尚书姜公亲坐镇,招览人才,但凡来参加科举者,全部安排登记,尔后小试一番,考验是否有真才实料,以防混吃混喝者,通过者安排住房与伙食。    张媚娘站在城楼上,观看下方的登记队伍,玄翦与惊鲵正好赶回复命。    “禀报大帅,徐庶与黄忠到达城中,他们说想要通过科举试明自己。”玄翦禀报道。    张媚娘笑了:“你们好好招待他们,尽可能将他们留在凤城。”    玄翦道:"遵命!"    “还有那诸葛亮,可有消息!”张媚娘最关心的人才莫过于他。    “我们去过卧龙岗,没听说有这一号人物。"玄翦道。    "哦!"张媚娘眉梢一挑,暗道:"难道还在琅琊郡吗?"    张媚娘又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玄翦和惊鲵退下。    不一会,姜公拿着花名册来到张媚娘面前,“大帅,请过目。”    "嗯!"张媚娘翻开花名册。    第一页,便写着一个人名,叫作典韦。    张媚娘看了看后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姜公低声道:"此人虽像一莽夫,但气质沉稳,且天生神力,力能举鼎,乃是一员难得的猛将,此人擅使双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媚娘点点头,问道:"他有多少岁?"    "他今年二十有八。"姜公道。    张媚娘点头,随后又发现几人,非常有意思的几人,周仓,廖化,裴元绍,这三位,都属于黄巾军的人物,不但他们都没见过自己,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人物。    “这三人,也留意一下。”张媚娘道。    "是,大帅。"姜吏道。    张媚娘在花名册最后发现甘宁与徐盛,他们都是水贼出身,难得的水军大将。    "甘宁与徐盛呢?"张媚娘道。    姜公答道:"甘宁与徐盛,正在驿馆休息。"    张媚娘笑了:"先不要打扰他们,但要密切注视他们。"    "诺!"    张媚娘看着手中的花名册,喃喃自语道:"上面记载的都是北方人士,南方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何?”    姜公说:“问过南方的士子,辽州苦寒之地,大多数不愿来。”    张媚娘点头,她倒不怀疑姜公所说。    这是人性使然,若不是有百银的路费,恐怕不会来参加科举,辽州太过偏远,人才匮乏,人来了还要担忧战乱,有可能会送掉性命,更别提仕途发展了。    “在科举考核之前三日,所有的士子全天待在驿馆内,不得与外界接触,可以看书,但考核时不得带任何书籍进入。”张媚娘道。    姜公道:“您是怕有人泄题。”    “另外,所有的考生姓名,籍贯那一栏,收卷后全部密封,拿到灵霄殿来,诸位大人与本帅亲自审批。”    “诺”    ……    十日后,灵霄殿内,数十位礼部与吏部官吏开始第一轮的审批淘汰。    李靖,韩信,孙膑三人也在审批武科考生的兵法。    姜公率先整理出十份考卷,交到张媚娘面前,道:“大帅,这十份,各官员公认是最有谋略才华的答卷。”    张媚娘拿起一份考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