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1章 枢府瓷 (第1/2页)
绝世重宝永乐甜白釉暗花梅瓶,因为内壁有完整的阴刻诗句,一跃成为旷世奇珍。 陆飞和徐茂臣两个行家兴奋不已,同时感叹,若是早被刘建华发现这个秘密,这件重宝,自己***是见不到了。 哥俩合作,将这件重宝小心打包装好,继续欣赏其他物件儿。 明朝瓷器区虽然都是不错的精品,不过由于甜白釉梅瓶的出现,其余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哥俩随便看了看,并没有再上手。 不过,哥俩在为数不多的元代瓷器中,见到一件好东西。 枢府瓷折腰碗。 说到元代瓷器,人们自然会想到元代青花,实际上,元代创烧的卵白釉瓷也是朝廷定烧的一种高档瓷器,在当时极富盛名。 卵白釉是在宋代景德镇青白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色白微青,呈失透状,颇似鸭蛋壳色,故称之为“卵白釉”。 卵白釉深受元代朝廷的喜爱,常命景德镇窑烧制供官府使用。 传世品以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烧的卵白釉瓷为多见,枢密院定烧瓷在盘、碗器的纹饰中印有“枢”、“府”二字,故卵白釉又称之为“枢府”釉。 元代“枢府”瓷制作规整,品质优良,多有印花装饰,纹饰题材以云龙和缠枝花卉纹为常见,因“枢府”釉属乳浊釉,故纹饰不太清晰。 “枢府”瓷与民用的卵白釉瓷相比,显得尤为精致,修足规整,足底无釉,底心有乳钉状凸起,胎体厚薄适中,是至今所知元代官用之器的精品。 长期以来,因“枢府”瓷传世品极少,元代“枢府”瓷仅为文博界所了解认识。 1982年在安徽省歙县曾出土一批窑藏元代“枢府”瓷残器,其中有折腰碗、盘,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元代“枢府”瓷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神州收藏界和世界陶瓷爱好者的巨大轰动。 从82年到上世界末,神州刮起一阵“枢府”凤。 全世界的收藏爱好者涌入神州,寻找枢府瓷器物。 可人们遗憾的发现,枢府瓷存世量实在太过稀少了。 即便有发现,九成九都是残器。 完整的器物比百年老棒槌还要稀罕。 收藏这一行,有的时候就是犯贱。 越是稀少就越想得到。 得不到怎么办? 那就拿钱砸! 你那有整器是吧! 卖不卖? 要是卖,我出高价。 你看一百万成吗? 不成就两百万,再不成就四百万。 就这样,没过几年,枢府瓷整器就被炒到了天文数字。 05年菲利普斯拍卖行出现一只枢府瓷平盘,拍出了折合神州币一千一百万的高价。 到现在,那只小盘的价值,已经来到了一千八百万左右。 眼前这件折腰碗高八公分,口径将近二十公分,足径七公分。 敞口,斜腹,折腰,圈足。 此器采用印花工艺在内腹壁为一周回纹,在回纹对应处印有“枢”、“府”二字。 回纹下为一周连体花瓣纹,折腰处与内底形成一个斜圆地,内印云龙纹,龙纹小头,鹿角,无发,细颈,躯体瘦长有力,三爪。 龙体身披火焰纹,昂首曲身腾飞于祥云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