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2章 雪蛤 (第1/2页)
官窑是宋朝大观与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 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 眼前这件南宋官窑渣斗,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 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官窑为宋五大名窑之佼佼者,其温厚含蓄的釉色,古拙质朴的造型,清幽淡雅的意境为历代藏家所推崇,更被皇家视为珍藏。 清高宗对宋官窑赞誉为“官下柴一等”和“赵宋官窑晨星看”、“赵宋官窑珍以孤”。 由此可见,在清中期宋官窑已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逼格之高,帝王亦欲求之而难得。 关海山的故博珍藏的宋代官窑器物中,诸多刻有乾隆皇帝吟咏官窑的御题诗,可见乾隆对其珍视和喜爱程度。 南宋《负暄杂录》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细,油色莹澈,为世所珍。” 可见,南宋官窑袭汝窑及北宋官窑遗风,即便在南宋本朝,官窑青瓷也已极为珍贵。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件渣斗的个头。 考古收藏界的人们认为,官窑与汝窑一样,根本不存在大型器物。 而眼前这件渣斗高度达到了二十四公分,口径更是超过三十公分。 这样的个头,在已知的官窑器物中,绝对是最牛逼的存在了。 见到如此大的官窑青瓷渣斗,陆飞激动热血沸腾。 如果这件渣斗也是残片,陆大爷非气半死不可。 咧嘴傻笑欣赏了好一会儿,陆飞打算把这件重宝重新放回箱中。 可手伸到一半又收了回来。 把这样的重宝与这些碎瓷片放在一起,陆飞实在放心不下。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陆飞非得悔青肠子不可。 想了想,轻轻把渣斗放在地上。 跑回去打开一只皮草箱子,名贵的顶级水貂皮毫不吝惜的抱出一大堆。 用剩下的貂皮把箱子内部四壁铺垫好,转回去把渣斗抱过来,再用貂皮包裹两层,这才放了进去。 渣斗放好,顶上再铺盖两层貂皮。 仔细检查一遍,确定万无一失,这才放心。 盖上盖子做好记号,轻轻的搬到一边,陆飞再次跑回之前存放渣斗的箱子面前。 把箱子推到,碎瓷片哗啦啦倒了一地,抱起箱子准备盛放刚才掏出来的貂皮。 可就在转身之际,抱着空箱子的陆飞却突然愣住了。 愣了三秒钟,把空箱子丢在地上,转回身蹲在倒出来的碎瓷片近前。 小心翼翼的将一块儿画珐琅盘子的大块儿碎片拿起,下面一只十五公分见方,完好无损的水晶盒子呈现在陆飞面前。 拿起水晶盒子,手电光照射进去。 看清楚里面的东西,陆飞眉头紧锁双眼半眯。 狭长的眼缝之中,两道惊骇,贪婪,兴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