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落户 (第3/3页)
上的田野。 方瑜本来在现实世界就是南方人,所以,他可以认出,这些田野上种的,都是水稻。 这一个个四四方方的田野,绿油油的水稻,让方瑜的心中莫名升起了一种回乡的感觉。 方三多和黄梅也都下了车,黄梅跟车走,方三多跟着方瑜拉车。 他们两人之前作为北方人,对于这边的水稻基本是没有太多见识的,他们那边基本都是粗米以及小麦。 因此对于这种生长在水里的稻谷他们也是抱有几分好奇的。 随着方瑜他们的靠近,这些田野里一些正在做活的村民也纷纷的向着方瑜他们行着注目礼。 看的方三多和黄梅颇为忐忑。 就在他们即将到达村口的时候。 方瑜等人停下了车厢。 因为村口处现在有着一排人举着各种粪叉,锄头等农具拦在村口处,一个看上去有点老迈的人站在最前方,看着似乎像是村长的模样,此时正眯着眼打量着方瑜三人。 “前面的朋友,还请止步...” 方瑜和方三多对视了一眼后,两人都从车厢中走出,然后方三多向前一步,对着疑似村长的人开口说道。 “敢问大爷是否为此地村长?” 那位年迈的老头点了点头。 找到了正主,方三多吐了口气后,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随后向着村长走去...... 一个时辰之后,方瑜和方三多他们就在村里的一个土屋前停下。 这个土屋看着十分古旧,茅草屋顶已然被掀开,土墙的纱窗也已经破烂,显然这是一间已被废弃的房屋。 但这里,就是方瑜他们以后在这田口村的“家”了。 在这个年代,逃荒流浪那是常有的事。 每个村落里,都会有几个逃荒而加入的“外地汉”。 就像方家村之前的那个老曹一样。 他们有的从南方逃得北方,也有的从北方逃得南方,找到落脚地后,就在那生活,最后逐渐同化,成为当地的居民。 因此,在方三多描述自己是在丰南地区躲避灾荒和饥荒逃难到此后,那位老村长经过了确认后,就立刻放下了对方瑜三人的戒备,将三人迎进了村。 对于逃荒而来的三人,那位老村长先是询问了方三多是否要在这里驻留,得到了肯定回答后,他便掏出了一份皮质的简陋地图。 这份地图上就是这个村落的大致地图。 接着,在方瑜有点呆滞的眼神中,这位村长告知了方三多三人,这村里现在还有那几个位置可以安置。 并且这些位置需要多少钱。 是的。 要入驻一个村落,你首先就需要买地。 买了地才能在县城那落户获得地契,然后才能生活在这里。 方瑜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在这个时代,村落入驻居然也要买地! 但很方三多却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袋子。 这袋子恰恰正是方瑜之前从车厢中搜出来的那些碎银子。 接着,方三多用一两碎银换到了村中的一个上好的位置,在出去后,这才和方瑜解释道。 原来,在这个时代,因为人口普查不到位,很多人都是黑户。 但正因为如此,所谓的户籍反而显的更加重要。 只有户籍登记在册的人,才能进入县城进行购买或者生活,并且,有户籍的人,才能受到县衙的保护。 没有户籍的话,便称为流民,山民,是不允许进城交易的,并且被人打死杀死甚至都不犯法。 逃荒而来的人,假如有钱,买个地,就可以在县城落户,之后,他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也能受到县衙的保护,被欺凌了还能报官。 而没有钱的,他们就只能选择在荒郊野岭处定居,成为山民。 而荒郊野岭哪是什么好生存的地方? 很多山民生活不了多久,就会在山上死去。 虽然听起来这个规矩很残酷,但这其实是每个朝代都有的规矩。 原因就在于,只有有户籍的人,才会被要求交税。 而没有户籍的山民则因为没有记录,是不用交税的。 如此一来,在这个皇权集中的年代,怎么可能有皇帝会给山民便利? 哪怕是现代不交税都得进监狱呢! 好在,方瑜之前从车厢里搜出了这些银两,否则,方瑜他们还得当一段时间的山民。 那日子,不一定比逃荒好受。 而在这里买下了一处地后,第二天,方三多就可以拿着村长的证明去县城落户,之后他们就可以在这里安稳的生活。 逃荒之路至此,也总算告终......南山北雁的现实世界模拟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