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572章 新科进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新科进士 (第1/2页)

    张唐卿轻轻走过去,拥住她俩,“此生,唐卿定不负卿等。”

    赵盼还很不适应和张唐卿这么亲近,身子僵硬无比。

    王柔轻声说道:“官人,我把羊肉蘸料的生意转给了赵家。”

    “蘸料?”,张唐卿猛然间没想起来蘸料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在银州发明的那种暖锅子蘸料。”

    “哦,给了就给了,不是多大的事。”

    赵盼轻声说道:“我爹爹想要银行的股份,我没同意。”

    张唐卿三人哈哈大笑起来,女儿,终归是别人的,还没进张家,已经开始为张家考虑了。

    赵盼的事情完美的解决了,张唐卿心中唯一的一份愧疚,也烟消云散,他暗暗发誓,此生再也不往家里领女人了。

    “耶律十哥?算了吧,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殿试终于结束了,殿试的名次变化不大,最好的程之邵,依然是一甲第十名。

    但在授官的时候,却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按照以往的惯例,一甲十名,无官身者,一般散官初授将作监丞,差遣官为一州或府的通判,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初授大理评事,差遣官一般为一县知县,名次好点的,为上县知县,名次差点的,为中县或下县知县。

    但景祐元年这一科的进士,并未再授予散官,而是以差遣官定品级,以差遣发放俸禄。

    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科的进士,不再是京官身份,他们无法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当地为官,这是范仲淹五条陈中择长官的政策。

    如果只是这一点,估计新科进士还能接受,但为官之地全部在河西路及附近,动了新科进士们的切身利益。

    也就是说,审官院把他们都发配到了河西路,或者和河西路挨着的陕西路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西北,并且是朝廷新占领之地,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治理难度极大。

    两相加成之下,进士们爆发了。

    审官院门口,新科进士三五成群,正在商讨如何应付审官院。

    估计韩琦已经知道新政策会引起新科进士们的抵制,所以,他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甲戊科状元名唤杨察,庐陵合肥人。

    杨察听完韩琦对他的安排,一言不发。

    韩琦皱起了眉头,“杨察,对安排不满意?”

    “学生有疑问,请韩知院解惑。”

    韩琦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应该已经有了预案,笑问道:“有何疑问,尽管道来。”

    “按惯例,学生作为状元,应该授予将作监丞,为何本官只授予了会州通判之职?请韩知院教我,会州通判乃是几品?所拿俸禄几何?学生若去了会州,算是京官,还是河西之官?”

    韩琦一边把玩着玉佩,一边说道:“会州通判正七品,既为散官、记禄官,也为差遣官,自本科起,所有无官身之进士,一律职事合一,所拿之俸禄,有会州发放,会州通判为河西之官,归河西经略安抚使司管辖。”

    以前,一甲进士被授予将作监丞,那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