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产业露底  (第2/2页)
还没送过家具来,杨东主说,至少要等到正月底才能做好。”    不是杨老三不努力,而是张唐卿设计的家具太奇特了,官帽椅、圆桌等家具,以前从来没有出现在人们面前,杨老三从来没有做过,所以做起来才不容易。    尤其是圆桌是大圆套小圆,上面的小圆还要转,在当今来说,应该属于高科技了。    “店里可有菜蔬?”    “有的,这几天大家伙一直在练习。”    “炒几个小菜,我和我爹喝两口。”    “东家,少东家,请稍候。”    于庆才这才知道,张唐卿的亲爹回来了,所以,东家的身份立刻就安在了张桂山身上。    张唐卿看着他们六个人吃饭的桌子,上面油脂麻花的,很明显很久没有擦过了。    张唐卿皱了皱眉头,做餐饮,味道是其一,干净整洁也非常重要,现在来看,于庆才等人还停留在当私家厨子的阶段。    因为大家都在厨房忙活,张唐卿只能亲自动手,拿着抹布使劲擦了擦。    “爹爹,这是咱家和其他六家邻居一起开起来的,你儿子我出炒菜技术,占了两成份子,这家店名字叫七心庄。”    “七心庄?七心饭庄?”,张桂山心里默念了几遍,又听张唐卿说道:“环境差了点,将就着吃吧。”    张桂山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唐卿,眼前的儿子,还是自家儿子吗?    应该是儿子,因为不管是面相上,还是爷俩的感情上,都肯定无疑,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儿子性情大变。    不过,张桂山随即就释然了。    在他昏迷的那一个多月中,唐卿这孩子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艰苦的环境最会锻炼人,最会磨练人的心性。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古人诚不欺我啊。”    张桂山把张唐卿的巨变原因理解为家庭巨变,本无可厚非,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能让人变得这么聪明?    张桂山看着儿子使劲擦了擦凳子,笑着说道:“一个月前,咱家的凳子还不如这个干净呢,别擦了。”    张唐卿嘿嘿笑了几声,“一个月前是一个月前,现在是现在,爹爹,您要有心理准备,咱家会一个月一巨变。”    张桂山呵呵笑了笑,没当回事。    “还有一件事让爹爹知道,咱家还有一个产业,不过还没全部拿到手。”    张桂山一愣,一个这么大的饭庄还不够,还有?    “您听过阳水书局吗?”    张桂山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年后起,它就是咱家的了,我已经交了定钱。”    张桂山不淡定了,一个饭庄,自家不用出钱,白占份子,可阳水书局不一样啊,在整个青州府拔头筹,即便在京东东路也是能排进前三的存在。    又听张唐卿说道:“明天一早,我让石头去书局拿上一百本书,咱们捐给族里的私塾,也算是咱爷俩为族里做点事了。”    一个人发达后,为族里亲人谋好处,或者说帮助族中人本是应有之义,如果张唐卿父子发达了,对族里缺少了照顾,估计社会舆论能把父子俩压死。    有了这一百本书籍,族里谁不念张桂山父子的好?骑驴的大宋文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