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 朝堂上初见杨坚  (第2/2页)
    总之,如此种种,络绎不绝。    很快。    罗成和丁彦平到了宫门之外。    虽然大兴城的主体很壮观,可在这宫城之前,似乎也稍逊一筹。    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便令罗成大为震撼。    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不一样。    从狭长的道路走过。    最终来到一处大殿之前,左右排了两队禁卫,威风凛凛,气势不俗。    有人检查过二人后,才给他们放行。    同时响起宣召之声。    罗成一阵恍惚,丁彦平则是颇为淡定:    “贤侄不必顾虑,陛下亦是仁义之君,你此番立下大功,等下少不了赏赐。”    听见这话,罗成点头笑道:    “多谢伯父提醒,小侄明白了。”    在内侍带领下。    二人真正跨入宫中核心之地。    此间乃大隋朝堂。    文武百官朝会所在,意义非凡。    朝堂上。    杨坚高坐于龙椅之上。    虽然稍显苍老,但气势依旧骇人。    在这个位置上坐得久了,哪怕不是刻意,依旧让人由衷觉得畏惧。    这就是天子权柄。    大殿之中,站满了朝中大臣。    皆是目光灼灼之辈,打量着进入大殿的两个人,一老一少,缓步而行。    两道身影,同时浮现在杨坚眼中。    其中一道很熟悉。    勾起了杨坚的诸多回忆。    他远远看着丁彦平,当年征战立下赫赫功劳,却没有接受封赏辞官离去。转眼间,便是过去许多年,许久未见。    而今再见。    不仅是自己老了,丁彦平亦是如此。    收拾起心中复杂情绪,杨坚看向旁边的少年,只有十二三岁而已。    虽然长得高挑,却并不成熟。    脸上多少带着稚气。    联系到他的军功,让杨坚有些意外。    突厥可汗是被此人擒了?    当然了。    意外归意外,杨坚却不会轻易质疑,少年猛将不在少数。哪怕如今罗成未至巅峰,也不代表他不能擒拿敌酋。    就在杨坚,以及群臣注视下。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丁彦平、罗成俯首,恭敬行礼道:    “臣丁彦平(罗成)拜见陛下。”    虽然已经辞官离去,可是再度见到杨坚,丁彦平用的依旧是臣这个称谓。    群臣瞩目,杨坚忽然颔首笑道:    “哈哈,好啊,想不到时隔多年,你我君臣还能在此见面,兴延近来可好?”    被杨坚单独提起,丁彦平唏嘘拱手道:    “启禀陛下,老臣一切都好,只是请陛下见谅,老臣当年悖逆之举。”    这话说的是他辞官而去。    很显然,此刻杨坚并无责怪之意。    反而颇为高兴道:    “当年之事不必提了,朕能再见到你,已经是颇为高兴了。你也游历了多年,不知现在可愿留在大兴,朕依旧给你加官进爵。”    听得此言,丁彦平呆了呆,摇头道:    “陛下的心意,臣心领了。    只是臣离开朝廷多年,早已经放浪形骸,适应不了官场之事。更何况如今大隋势头大好,在陛下治理下越发兴盛。    此番情况,有无臣皆一样。倒不如继续走动,看看我大隋大好山河。”    听到这番话,意外的不仅是杨坚。    还有在场群臣。    某些老臣,神色唏嘘不已。    既然丁彦平这样说了,杨坚没有强求,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    “也罢,既然你有此意,朕也不多说了。只等你何时想归来,朕这里都有你的位置。”    而后,杨坚笑眯眯的看向旁边,说道:    “你便是罗彦超之子罗成?”    罗成不卑不亢道:    “启禀陛下,臣正是罗成。”    杨坚仔细打量了一番,倒是颇为满意:    “你如今几岁了?”    罗成如是说道:    “臣今年十三岁了!”    杨坚颇觉诧异,群臣亦是愕然:    “你才十三岁,想不到就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擒拿了突厥敌酋。”    罗成再度答礼道:    “这不是臣一人之功,乃是托陛下洪福,以及当日征战诸多将士,皆奋勇征战,浴血搏杀,罗成方有机会拿下贼首。”    见此,杨坚微微点头。福泽天下的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