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41 调整状态  (第2/2页)
长时间,骨子里的斗志仍在,所以,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二盘比赛,看看高文的表现。”    老实说,尽管高文率先丢掉第一盘,但詹俊并不担心,更准确一点来说,他们关注的不是一场比赛的胜负,而是这一场比赛展现出来高文的状态,对于后续亚洲赛季的影响——    登顶大满贯冠军之后,褪去黑马光环,高文是否依旧具备冲击胜利、冲击冠军的那股锐气,特别是在他已经成为所有人显而易见的一个靶子的情况下,如何找回比赛状态,这才是连绵职业生涯的关键。    大满贯夺冠前和夺冠后,比赛状态和竞技状态,其实是两回事。    最显著的案例,不需要追忆太遥远,德约科维奇就是现成的例子。    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约科维奇以绝对强势的表现登顶冠军,成为有史以来第四年轻的澳网冠军,前途一片光明,业内人士的赞誉之上溢于言表,无数人都认为他可能打破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统治。    然而,在那之后,德约科维奇的职业生涯却遭遇瓶颈——    从2008年法网到2010年的美网,连续十一个大满贯,德约科维奇都没有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尽管从世界排名、大师赛战绩、全年表现等等来看,德约科维奇已经稳稳占据顶尖集团的一席之地;但是,比赛最关键最困难的时刻,屡屡看到德约科维奇掉链子,因为腹泻因为伤病提前退赛的次数已经超过一只手,以至于“关键时刻疲软”的关键词成为德约科维奇的标签。    不止一次,业内人士纷纷指责德约科维奇缺少韧劲和意志,“也许将永远止步一满贯”,这就是人们的结论。    谁都没有预料到,2010年年末的戴维斯杯成为德约科维奇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这项日渐式微的国家团体赛里,德约科维奇率领球队击败强大的法国队登顶冠军,来自国家的荣誉感让这位年轻球员脱胎换骨,完成转变。    包括德约科维奇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随后,在紧随而至的2011赛季,德约科维奇一举拿下澳网、温网、美网三座大满贯冠军,正式完成蜕变。    从德约科维奇来看“一满贯球员”,2009年的德尔波特罗、2014年的瓦林卡,他们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状态低谷和起伏,就是因为“大满贯冠军光环”成为吸引仇恨的利器,比赛,也就成为另外一回事。    现在,轮到高文了。    对詹俊来说,他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他想要通过一场两场或者一个赛事两个赛事的表现,看看高文是否依旧保持平常心、是否依旧如同美网一般斗志昂扬、是否在面临困局的时候依旧能够保持冷静沉稳,这远远比一场两场胜利更加重要。    显然,高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非受迫性失误成为主角,这绝对不是高文的比赛方式,因为失误满天飞也就意味着,高文丢掉了比赛的控制。    如果是面对克耶高斯这样主导进攻的球员,那么非受迫性失误是展开对抗的必经过程;但面对梅耶尔这样发挥稳定的球员,非受迫性失误就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第一盘抢七局大比分落败,就是最直观的结果。    他需要调整。磨砚少年的赛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