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动摇根基  (第2/2页)
!若是你就此沉沦,岂不正中下怀?届时别说江山社稷,怕是性命都要不保啊!”    “大哥当年的情况还不如你,起码你还有正统的名义!不要沮丧,坚持下去!走,咱们活动活动筋骨去,身体是基业的本钱嘛!”    杨广毕竟是一国之君,软弱是暂时的,跟傅斯年跑了一会儿,出了一身透汗,心情很快恢复。    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斗争还在继续。    ……    越明年,隋朝境内青黄不接,两河一带发生饥荒。    虽然朝廷提前准备了救灾的粮食,并以平抑物价的方式稳定局面,但却总是不能达成最佳效果。    不论是赈灾物资的分发,还是民生物资的价格,总有一些人从中作梗。    杨玄感联络了许多世家,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其中有好几个世家门阀都在暗中配合他们。    在这些人的蓄意破坏下,中原的局面大坏。    山东人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发动叛变,抵制皇帝过分消耗民力,尤其是辽东与高句丽的征伐,导致死伤无数。    在有心人的刻意宣传下,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传遍天下。    民变多集中在山东地区,傅斯年起初亲自领兵到各处平定叛乱,后因听闻辽东方面的军情有变,又再次返回辽东主持防务,平叛的工作由张须陀接手。    王薄的起义很快就被官军镇压下去,但各地大大小小农民起义相继出现,很快成席卷之势,其中当然少不了世家门阀从中作梗。    先后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等人作乱。    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起义军每支发展到几万至10余万人不等。    随着演变,有三股大势力脱颖而出,有了左右天下大势的能力。    第一股势力,是翟让领导的瓦岗军。    起义反隋后,山东、河南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瓦岗起义军,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第二股势力是河北起义。    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起义反隋,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大业九年(613年),又有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组织起义,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广大地区发展,力量也在不断壮大。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大隋国祚摇摇欲坠,刚刚建立的盛世急转直下。    杨玄感觉得时机终于成熟,趁杨广下江都之际,以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蒲山公李密为谋主,起兵围困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却中了杨玄感的计策,只剩下八千人败退。    但卫玄的举动有力地拖延了杨玄感,还在作战中杀死了他的弟弟杨玄挺,为杨广派兵回援争取到了时间。    此时的杨广正忙于平叛,听说东都被围,立即派宇文述领军驰援东都。    此时的杨玄感犯了个巨大的错误。    迅速壮大的队伍,加上不断膨胀的野心,令他错误地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和杨广分庭抗礼的实力。    他竟然采取了长期屯兵坚城之下的策略,想要跟宇文述的大军正面对抗。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