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极盛武功:太庙献俘  (第1/2页)
    颉利可汗要投降这事,李世民愿意相信,但傅斯年不会信,因为史书上记载了,他就不是真心投降。    跑去跟李世民说,他肯定不会动摇,敌人请降这事对君王来说,肯定是宁可信其有的。    劝不动李世民,那就劝李靖。    毕竟是曾经的部下,傅斯年一来,李靖立即到帐外相迎。    无人的时候,李靖深深一礼,拱手道:“殿下!怎么亲自来了?”    傅斯年虚抬手将他扶起,叹道:“哎,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我不曾有负于大隋,杨氏父子也不曾负了天下百姓,往事不必挂怀!”    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不来怕别人说了你不信,我以秘术探知,那颉利可汗不是真心归降,乃是借故拖延,以图东山再起!”    李靖当即相信了傅斯年的话,毕竟他都亲自跑一趟了。    不久,李世民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    与此同时,李靖领军至白道,先跟徐世勣会合了。    徐世勣听了李靖转述傅斯年的推算,顺势说道:“颉利虽败,人众尚多,若走渡碛,保于九姓,道遥阻深,追则难及。今诏使唐俭至彼,其必弛备,我等随后袭之,此不战而平贼矣。”    李靖不但同意这个计策,甚至还表达了敬意,曰:“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    他们俩本身关系就不错,一直处于良性的竞争中,在整个大唐来说,要讲文武全才,也有他俩有的一拼。    商议定计,李靖率精兵连夜出发,徐世勣则率领大军在后方压阵。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副将张公瑾担忧地劝道:“大总管,这么做恐怕会让唐俭等人身陷险地呀!”    结果李靖根本都没看他,幽幽地说:“只要能平定突厥,军功簿上自有他们的名字。活着的人是诱敌之功;死了的,自然是为国捐躯。”    张公瑾听了一缩脖子,恨不得抽自己个嘴巴:呸,我这嘴是真欠呐!徐世勣都没吱声,我多什么嘴!    在地图上谋划许久,李靖用手指着阴山说:“若是能悄悄行军至此,必能占据有利位置,随时可以对颉利发动突袭。”    傅斯年背手想了想,说道:“若是有场大雪,足以阻断各部之间的联系吧?”    李靖点头,说那肯定啊!    傅斯年一摆手:“准备棉衣吧,等你准备好了就下雪!”    等到他准备完毕,果然天降大雪,扑朔朔将草原染成了银装素裹。    李靖拜服道:“国师真神人也!”    傅斯年仰起下巴笑了一下:“小意思!北海龙宫有哥们儿!”    于是,李靖领军冒雪至阴山。    为了方便行军,造了大量爬犁,上面甚至还有风帆,如此能节省不少马力。    途中遇到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这下有向导了。    另一边,颉利汗见唐使前来抚慰,自以为得计,又赶上大雪漫天,觉得安然无事,就未加戒备。    如此,李靖要的机会就来了。    派遣苏定方为前锋,领精骑在浓雾的掩护下突进,长驱直入忽然发力,一举攻下了颉利汗的牙帐。    这可把颉利吓够呛,慌乱间骑上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