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水寒风似刀(上)  (第1/2页)
    次日,酉时。    庐州,安仁县。    安仁县作为地处庐、冀两州交界处的县府,存在感一直很低,近些年最出名的事情也就是走出来过一位“庐山居士”,宋征明。    但可惜的是这位宋大家当初在安义县的评花会上跟魏长天怼了起来,被后者给气吐了血不说,并且还污了文名,现在还在大牢里关着呢。    如此一来安仁县便再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了,直到最近这段时间才一下子变得备受瞩目。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正是朝廷平叛“冀州之乱”的大军驻扎地。    “咕噜咕噜......”    “吁!”    甲光向日金鳞开,八百里连营。    日落时分,一架马车溅起团团路尘,停在主将帐前。    一个时辰前才接到通知的武将们早已侍立两旁,等车上之人脚刚落地便齐刷刷跪倒,中气十足的齐声高呼道:    “末将拜见皇上!”    “嗯。”    身着金甲的宁永年抬手虚扶:“都起来吧。”    “是!”    众将起身,为首的那个向前一步刚准备说话,宁永年却是先一步说道:    “周将军,传令众将士整备衣甲器械,半个时辰后于点将台听令,朕要起军誓。”    起军誓便是战前动员大会,是正式出兵打仗前的一项必备仪式。    而宁永年一来便要起军誓,这就意味着......    姓周的主将神色一凌,没有任何疑问,当即挺胸抬首大声应道:    “是!”    “末将遵命!”    ......    戌时,冀州城。    安安稳稳吃过晚饭,魏长天和秦正秋一起离开如意客栈,直接来到了许府。    不出意外,今晚子时,朝廷平叛大军便会进攻冀州。    更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直取冀州城。    从兵法上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不稳妥的。    冀州有一城四县,冀州城的位置偏西,与西边的原州更近一点,与东边的庐州更远一点。    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朝廷大军要直取冀州城,那一路上就必须绕过三个同样被许家把持的县城。    古代的县城跟前世的县城并不是一个概念,不论规模、人口、行政面积都要远超数倍。    所以一旦平叛大军不能快速拿下冀州城,而是被许家拒之城外,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往前,冀州城攻不下来。    往后,许家又可令其余三县出兵,拦截大军后路。    因此,除非有着无比强烈的信心一举攻破冀州城,否则如此用兵风险极大。    而宁永年如今就准备这么干。    当然了,他的这种信心并非没有道理。    只可惜眼下这位皇帝并不知道......那道本应在战鼓响后一刻钟突然大开的南城门,今晚怕是不会打开了。    “......”    “......魏公子,如若今夜之事正如你所说,妾身定会兑现此前诺言。”    角落里铜漏里的细沙一点点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推移。    还是那间茶室之中,卫颜玉看着魏长天,语气十分严肃。    “不过若是公子的情报有错,那不论魏家再提出何种条件,恕妾身都不会与公子谈下去了。”    “夫人放心。”    魏长天喝了口茶,表情不甚在意:“如果情报有错,那我自然没脸再待在冀州,今夜便会离去。”    “公子果然豪爽......”    卫颜玉心不在焉的敷衍一句,不再说话。    屋中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直到魏长天略有些好奇的八卦道:    “夫人,恕我多问一句。”    “许家之中的细作,可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