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领兵投刘焉  (第2/2页)
   刘备微微一笑:“只因时机未到。”    张飞瞠目道:“这还要什么时机?兵马皆已齐备,难道大哥是嫌五百人不够,还要招募不成?”    刘备笑着摇头:“五百人足矣,三弟且莫着急,只等消息回来即可。”    张飞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消息?”    边上的关羽抚须微笑,接口道:“大哥前几日便遣人探听进犯幽州之黄巾贼动向,若有消息,想必也就在这几日......大哥这是要行谋定而后动之举!”    刘备笑道:“二弟深知我意也!”    他随即对张飞解释道:“我等若是此时前去,未必能得重用。只有等那贼军扣边、情势危急之时再去,方能显得出这五百精兵之可贵!”    张飞恍然大悟,由衷赞叹:“哥哥妙算,飞不如也!既如此,且待我再去将兵卒操练一番......”    中平元年三月下旬,大贤良师张角遣渠帅程远志及其副将邓茂,统五万黄巾军直逼涿郡。    探查到这一消息之后,刘备当天便和两位把弟带着五百器械鲜明的乡勇直奔涿县县城,求见了校尉邹靖。    此时的邹靖正在为募兵之事头痛,榜文贴出去已过半月,前来应募的军兵却是寥寥,反倒是有不少百姓受了那妖道张角蛊惑,投奔黄巾贼者络绎不绝。    如今贼将程远志所部已然极近,一旦越过大兴山,首当其冲的就是涿郡。    新上任不久的太守刘焉时常行文问他备战之事,然而幽州一地,带甲不过数万,还要分兵驻守各郡,与敌军之间既无雄关也无险隘,自己拿什么去退那五万贼军?    所以当刘备带着五百军兵前来应募的时候,邹靖心中之喜不言而喻,不管怎么说,至少自己当初对太守提出的募兵一事算是有了点结果。    再与刘备一谈,得知他竟然是景帝阁下玄孙,邹靖更是喜不自禁,带着刘备就赶到蓟县城去见了太守刘焉,也算是存了个邀功的心思。    果然得知在这非常关头,前来应募的竟然是与自己同宗的刘姓弟子,而且还带了五百精兵,幽州太守刘焉大喜过望,特地换了一身青色朝服,郑而重之地接见了刘备一行人。    席间攀谈,刘焉除了问刘备家住何处、家中尚有几人等司空见惯的问题之外,难免还要论一论同宗辈分。    这刘焉乃是鲁恭王之后,而鲁恭王刘余正是景帝之子,算下来刘焉正好比刘备大了一辈。    刘太守心情大好之下,干脆便认了刘备为侄。    既然都攀了亲戚,话就好说了不少,刘备乘此机会,详细询问了进犯幽州的黄巾军情况。    刘焉倒也不藏私,让校尉邹靖将探查得来的情报细细说了一遍。    当刘备听到贼军“势众,然兵甲不修,多以长竹为矛、削木成刀”一句后,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于是他从案后起身,对着刘焉行了一礼,道:“备初来乍到,寸功未立,愿以麾下人马,与贼众一较高下,以报太守知遇之恩。”    这番话一出,刘焉对这位本宗子侄更是刮目相看。    自己治下的武将一个比一个怂包,总是说什么贼军势大、幽州独力难挡、当据城固守之类的丧气话。    看看我刘家子侄,虽然只有区区五百之兵,却有出战之勇、抗敌之胆!    刘焉当即拍案而定:“善!玄德既有此心,自当成全......校尉邹靖再领披甲士五百以作后援,即日发兵,吾在此静候佳音也!”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