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8章 河北大计 (第1/2页)
开国建号非同小可,涉及的不仅仅是国号、礼仪,还有宫室、官员等等,先前从没有系统讨论过,不可能一蹴而就。 次日孙策再次与韩珩会面,解释缘由,兹事体大,让袁谭先献出幽州,暂时委屈一阵,两年之内,定帮他完成心愿。 韩珩要的其实就是孙策的一个承诺,只要答应为袁谭封侯拜将,重振袁氏基业便足矣,连袁术之子袁耀孙策都能帮扶,更何况双方早有合作的袁谭? 诸事商议完毕,孙策命孙翊带兵前往幽州,还以韩珩为幽州别驾、辛评为治中、辛毗为涿郡郡守,释/放强征的士兵,稳住边境,再逐步下发政令。 此时渔阳郡鲜于辅已经归顺,吕范也顺利接管右北平,又有韩猛五千精骑支援,就算乌桓进犯,也能保证幽州境内安定。 韩珩走后,大家继续忙碌治理冀州,大战之后的收尾最为繁琐,还要安置迁徙的百姓,又加之马上春耕,全体军兵都忙得四脚朝天。 这一日陈琳将招贤榜文带来给孙策过目,洋洋洒洒一大片,引经据典,讲古论今,大丈夫报国尽忠,好男儿驰骋疆场,让人热血沸腾。 孙策看罢连连感叹,更无可指摘,正要同意下发,忽然又说道:“孔彰之文无可挑剔,但有些用典太过深奥,普通百姓、江湖草莽恐怕难领会其中之意,还要劳烦再写一篇浅显之词,发布太行及黑山军处。” 陈琳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下官这就调整,不过……下官此来,还有个小小的请求,望将军应允。” 孙策笑道:“但讲无妨。” 陈琳道:“久闻将军无言诗独得奇妙,下官也有幸拜读,叹为观止。昔日在江东有周公吐哺之叹,此番招贤纳士,将军何不亲自作诗一首,以示求才之心?” 孙策闾左沉吟,点头道:“好,只要孔彰不觉得拙作画蛇添足,那就献丑了。” “将军说笑了!”陈琳大喜,就在旁边马上另写榜文。 孙策正搜肠刮肚找诗的时候,陈琳已经一蹴而就,列举几位大侠,盛赞侠肝义胆之举,浅显易懂却又富有感染力。 果然不愧为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大家,一片檄文治好曹操的头疼,鼓舞人心更是不在话下,这要是能当个报社编辑,当之无愧的媒体第一人。 陈琳见孙策还未动笔,问道:“将军之诗,何时能做好?” 孙策笑道:“已然有了,有劳孔彰代写于其后。” 陈琳一怔,坐下来拿起笔,孙策缓缓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陈琳写完,掷笔抚掌大赞道:“传闻将军在江东能七步成诗,琳颇有质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愧煞吾辈!” 孙策谦虚道:“不不不,先生文章,独步天下,海内知名,见笑了。” “好个不拘一格降人材……”陈琳连连感叹,拿着榜文出去了。 那一日大宴,他就听到孙策说过这一句话,没想到今日竟能引入到诗中,用得恰如其分,怎能不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