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 追根溯源 (第2/2页)
道:“你方才想要自杀,可是觉得报仇雪耻无望,有了轻生的念头?” 宇文轩低下头,叹道:“在下听闻大将军比武选能,请求阎校尉带我前来,便是想出人头地,将来报仇,谁知……” 原本宇文轩投靠阎柔,就是看他对付胡人有一套,本来在军中/出类拔萃,还颇为自信,但这次到了东吴军中,才知道人外有人,满腔热血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心中生出无力之感,顿时万念俱灰。 孙策言道:“你若真有心报仇雪耻,复兴宇文部,可暂留军中。我看轲比能早有意入侵中原,待其兵败,本将助你坐上可汗之位,也未尝不可!” “当真?”宇文轩猛地站起来,看孙策认真点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我宇文部,愿世代效忠孙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请起!”孙策摆摆手,笑道:“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 宇文轩欣喜起身,又愕然道:“什么……一家人?” 孙策问道:“鲜卑与乌桓本为东胡后裔,这没错吧?” 宇文轩点头道:“不错,东胡强盛之时,匈奴也曾是我们的奴/隶,后来被冒顿打败,分别退保神山乌桓山和鲜卑山,现在匈奴人也没落了,这是神山在庇佑我们。” 孙策又问道:“那你可知道,东胡人从何而来?” 宇文轩一怔:“我们的祖先自然是从神山中走来,那里是孕育一切生命的地方。” “错!”孙策伸出食指摇了摇:“东胡乃是太昊伏羲的后裔。” “什么?”宇文轩大惊,连连摇头道:“这不可能!” 孙策叹道:“听闻轲比能好学中原文化,重用不少流/亡的中原人,在鲜卑族掀起一股学文热潮,想必你们这些年轻之辈也是受其影响,但所学还是不够深呐!” 宇文轩疑惑道:“不知大将军此论,有何根据?” “史记!”孙策笑道:“据史记记载,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后裔颛顼子孙,被夏帝少康赐包姓,豕韦以守包羲之祀,称为豕韦氏国,后包豕韦北迁后与胡人融合,便有了东胡。所以说,从三皇五帝到如今,我们本是同根同源,只是分支不同罢了!” “什么?”宇文轩眼睛瞪大,连退数步,不可置信地连连摇头:“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孙策大笑道:“你也不必如此紧张,既然已经来到中原,便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中原文化,关于胡人起源,尚书、史记中都有记载,等你慢慢了解未迟。” 阎柔也愣在当场,半晌才反应过来,拉着宇文轩坐下,劝慰道:“等回去之后,我带你向田先生请教,自会水落石出。” 孙策问道:“可是幽州名士田畴?” 阎柔点头道:“正是此人,田先生在幽州名望极高,只可惜不愿为袁氏效命,可惜一身才学浪费了。” 孙策言道:“久闻田公大名,若是有缘,定要亲自拜访。辽西/乌桓现在情势如何?” “情况不妙!”说起乌桓,阎柔便眉头紧皱:“听闻轲比能派人与蹋顿会面,又联合公孙康,若此三方联盟,北方恐有大乱。”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