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半生求索终为空!  (第2/2页)
    剩下的道统得有半数之多,都是走的扶龙庭之道,依附于大炎气运之下,借王朝气运提升修为道行。    这也是大炎开朝之时,其祖上帝王为了定鼎江山,所借助一些大派出手而换取的条件之一。    因此这大炎朝虽以刘姓皇室为尊,但世家大族于世俗显贵,炼气大派于山川之间,自有借江山龙气修行之法,二者各取所需。    只不过前者闻名于天下,而后者则默默无闻,隐于山野罢了。    但时至如今,能够身怀道基之境的道脉高人,算是扶龙庭派系之辈,也足有十数名之多。    这些人平素不显于世,但要大炎真危在旦夕之时,便会露面显威,致使大炎不至于彻底亡覆,算是一重强且有力的保障。    季秋听到老人讲解到了这里时,面色稍有些怪异。    难怪模拟之中自己号一声苍天已死,竟会蹦出来这么多身怀道法之辈前来阻挠。    原来缘由竟是在这!    不过这些人取巧修成的大道,自然不如自己一步一步走成的稳固。    就凭自己一人毙杀了十三名同境高手,其中还有八人是所谓道基来看,就可知其中根底了。    太华并未注意季秋的表情,只继续讲述着事情。    “当年,老道我自忖修为不凡,乃当世炼气之道第一人,于是只身入泰安,雄心壮志的想要改变天下格局!”    “可谁曾料到,十数载之功,却换得的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    谈及至此,老道人面上遗憾。    “当时老道我化名宁华,入宫亲面天子,主张改革弊政,削弱世家影响,想的是能叫大炎抛去沉疴,但有些事情,却绝非是我想的那般容易。”    “若我当真能成的话,天下又岂能至于此番之景!”    老道士的话,叫季秋不由抬头,眸中露出了惊讶之色。    宁华这个名字,他知晓。    往前再数近一百年时间,此名曾位列三公,为大司空,掌金印紫绶,位极人臣!    季秋是真不晓得,这老道士竟然还有这段历史!    于是他耐不住好奇,不禁又问道:    “那老师你后来如何?”    其实说到了这里,关于后续的发展就算是太华老道不讲,季秋心中也清楚了几分。    那个时代,底下的平民百姓生活虽算不上富足,但起码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人还是做得到的。    在那种背景下,就算是揭竿而起,喊出苍天已死的号角,也未必有人能够跟随。    再加上大炎正春秋鼎盛,既想要改革天下,那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入朝了。    只可惜...    按照季秋所了解的情况来看。    他的这位老师入朝之后也就过了十来年,随着那位似乎有意削弱世家的天子殒命后,便已是无疾而终。    “还能如何?”    “天下各州,门阀遍地,纵使是皇权也不过只是想要稍加制衡,以保证手中的权利而已,根本未曾有考虑过这民间苦楚。”    “当时老道我,压根儿就没生起什么别的想法...”    “于是无奈之下,只得弃官而去,隐居山野之间了。”    “但随着这么多年过去,看着这民生越发艰难,其实一直都有一个疑问萦绕在老道我的心头之中。”    “所谓的太平之道,究竟是什么样的道理?”    老道士呼出一口气,说到了这里后,双眸注视着眼前的黄衣道人,最后定下了结论:    “关于这点,直到老道我见到了你后,才终于算是想明白了几分。”    “之前都是因为以往的经历,而一叶障目了,没想到想了几十年半辈子的路,竟会在寿元将近之时,才算是看到了眉目...”    “实在是可悲,可叹!”    说到这里,太华目光炯炯,似乎是含着灼热的火一样。    他平静的看着季秋,逐字逐句道:    “老道我的卦算之法,穷就太平经之极致,所以我能捕捉到你命运未来的一角。”    “之前收你为徒之时,老道没有仔细揣摩,只看到了一鳞片爪,但待到我回山之后仔细研究...”    “我却在你的未来命数之中,看到了大炎覆灭!”卢锅巴的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