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1994  (第2/2页)
报,江河笑盈盈的抬起头。    对这份收入还算满意。    当初他花了800万盘下了铺子,又拿出200万作为服装店流动资金。    没想到这才半年就回本了。    要知道这距离过年可还有一个多月呢。    年前服装店的销量肯定能顶的上平常的几倍。    毕竟这会过年买新衣,基本都是传统了。    这传统即便是在几十年后网购发达的时代也依旧适用。    “江河,给我开一下门。”门口杜鹃的声音响起。    没等他动呢,丁桂芝先一步给杜鹃开了门。    倒好三杯茶水,江河继续服装店的话题:“嫂子,你对服装行业有继续做下去的意思吗?”    丁桂芝疑惑答道:“呃...有!”    “我是这么想的,等过些日子去成立一家公司,然后由你担任公司的法人,并且进行经营管理。我给你10%的股份,您看怎么样?”    “就这一家店,成立公司?”    这股份好像有点烫手啊,特别特并不是非她不行的。    假如说她现在不干了,江河随便提拔一个业绩好的售货员当经理,特别特依旧能继续下去。    可江河既然给选择分出去股份,那肯定是另有想法。    咳咳...可不是对这个嫂子有想法!    “目前虽然只有这一家店,但我想在浦江楠京路再开一家分店。店面已经有了,到时候可能需要你两地来回跑,直到那边走上正轨为止。”    两家店差不多了。    等特别特名气上来了,到时候直接搞一手加盟商加盟的形式。    一个城市一个加盟商。    到时候应该能赚不少吧。    丁桂芝想了想,直接答应下来。    一家两口子,都成为和他利益绑在一起的工具人了。    服装店的事谈完,丁桂芝先一步走了。    杜鹃开口说起酒吧的事情。    同样是一家店的蓝莲花酒吧,一年下来盈余竟然只有1000万出头。    玛德,怎么就能不挣钱啊!    服装店特么一年都快赶上它两年的收入了。    也行吧,左右江河也没指望酒吧挣钱。    “今儿元旦,把宋明和张顺叫过来,晚上搁这吃吧!”    “行,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    “修理铺现在挺好的?”    “挺好,宋明和小顺都有手艺,现在活儿挺多的,他们还招了几个小徒弟。”    “嚯,这是干发达了啊,咋?以后琢磨开分店?”    杜鹃脸色不自然了一下,犹豫着点点头。    江河挺纳闷儿,这开分店不是好事吗。    “出事了?”    “俩人挣钱了,现在摩擦就多了,估计这家店之后,就各干各的了。”    只能同甘苦,不能共享福。    江河有些后悔叫这俩人来家里吃饭了。    “你咋想的?”    “分开吧,现在分开俩人还能守望相助,要是拖得久了,恐怕以前的良好关系都被磨没了。”    哎,翅膀硬了呀!    这事他还真不好插手。    当初那个修理铺是江爱国两口子出钱弄起来的。    可以说合伙人是他们三家,江河倒也能替江爱国做主。    但就觉得没必要!    追求更多的财富,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    除了没什么野心、人脉,能力又不是太出众的人,谁愿意一辈子给人打工啊!五宫桥的文娱198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