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86节 (第3/3页)
当今世上的顶级天才,天赋方面,就没得比,他也从来不去比。 跟苏轼比诗词,跟王安石比文章,你这是多想不开,才会去比这些,在风月场合,抄一点,装装逼,搞搞气氛,那是可以了,在正式场合,他一般就是直接认怂,老子就写不好,老子就是请枪手,你们想怎样,不是我不努力,而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比不上你们,那还不如干自己擅长的。 话说回来,其实司马光和王安石也都习惯了,很少就这事批评张斐,只是方才听到张斐劝人多读几条法律,司马光就有些忍不住了。 富弼呵呵笑得两声,又道:“大庭长言之有理,法律条例不会轻易变动,只要各地法律汇编成书,身为司法官员,将这些记住,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抃抚须道:“其实法制之法的理念与儒家思想,并不相悖,虽然儒家强调的是道德,但也只是将利益束缚于道德之中,而法制之法只是将利益放在表面上。其实对于法律而言,理应说得更加准确。我看中原与边州的区别可能只在于,户婚律、继承法,等一些家庭财产的分割上面,不会有太多的不同,只要他们接受法制之法,儒家思想迟早也会影响到他们。” 司马光他们听得也是频频点头。 如果法制之法不与儒家相近,他们也不会支持的,不可能脱离这个核心价值观。 赵抃又道:“不过这羁縻州,一般都是在边境,对外接触频繁,我反倒是认为,这里面可能存在着问题,比如说私盐问题,这个到底是地方为主,但是朝廷为主?” 张斐道:“关税永远是国家统一制定,边州不可擅自决定。” 赵抃道:“如果在熙河禁盐,熙河百姓吃不到盐,这又怎么办?” 张斐道:“这不用担心,因为大庭长肯定会否定朝廷的这项政策,政策不能以剥夺百姓的生命为代价,你可以禁,但必须提前进行储备,这就是公检法的作用所在,当然,政事堂肯定不会喜欢的。” 赵抃愣了下,旋即笑着点点头,“这倒也是,如今人人都说,当官越来越难了。” 富弼也是笑着直点头。 这就是他必须大庭长来的原因,你要不清他来,他直接给你否了,你怎么弄? 毕竟法制之法解释权,还是在大庭长手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他们还是转不过弯来。 正当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正是御史蒋之奇。 “蒋御史有何事?” 富弼略显诧异地问道。 蒋之奇先是行得一礼,然后道:“回富公的话,我们御史台有一件案子需要大庭长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无比震惊。 在立法会逮捕大庭长吗? 你们御史台玩得倒是够花啊! 许遵当即急了呀,“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蒋之奇笑道:“我们只是请大庭长协助调查,暂时是不存在误会的。” 张斐站起身来,从容不迫地说道:“岳父大人勿要担心,如今御史台也要讲证据,说不定还要打到最高皇庭去。” 蒋之奇道:“大庭长可真是风趣,若真打到最高皇庭,也不可能大庭长亲自审。” 说着,他又补充一句,“我们御史台一直都讲证据。” 张斐笑道:“我曾经在里面待过。” 蒋之奇道:“不也安然无恙吗?” 张斐道:“但这回我肯定不会在里面待。” “大庭长请。” “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