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93节 (第3/3页)
有汉与蛮夷。” 司马光猛地一怔,过得半响,他缓缓言道:“我远不如你也。” 从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的担忧,也不难看出,他们都对新体制在应对战争时,感到担忧。 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会冲垮整个新体制。 这确实很有可能的,因为打起仗,谁还顾得了那么多,还能不能做到人人依法,公检法又会不会成为朝廷政令的绊脚石,这些都无法预知。 这也是对公检法的一次严峻考验。 如果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展现出公检法的优势,那公检法算是彻底扎根于这片土地。 这些压力,多半都集中在张斐身上。 这只能更多依靠他来想办法。 今日,他来到慈善基金会的总部,与樊颙、陈懋迁他们开会,商议国债的事。 “是不是要打仗了?” 陈懋迁小声问道。 他在西北那么多买卖,当然是收到风声了,听到张斐的提议后,就知道,可能是要打仗了。 张斐道:“据我所知,朝廷是无意与任何人开战,但你们也是知道的,西边现在很乱,这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廷必须做好准备,应对那些突发情况。” 樊颙道:“大庭长开口,而且听上去也稳赚不赔,这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但是相国寺那边可就不一定,到底朝廷每回打完仗,是既没有占到便宜,又打得国库空虚,不见得能够还得上这债。 我想相国寺那边也会担忧这一点,这会使得我们辛苦经营多年的买卖,全部都付诸东流。” 借钱不是问题,但是他对于国家打仗,是真没有什么信心。 打赢了也是输,打输了也是输。 你怎么能够确保,打完仗,国家能够将钱还上。 张斐道:“你们何不这么想,如果敌人打了进来,那就不是说大家的买卖付诸东流,只怕小命都没了。 你们应该这么想,朝廷愿意放债,其实也是不想增税,也是害怕打断国家上升的势头,而且只要战争发生在别国领土,那影响不到诸位的买卖,国家的税政还是会非常稳定的运转,到时自然会有钱还。 此外,这些钱出去,也不是送给那些贪官污吏,而是送给你们商人,如今朝廷全都是雇人,且直接从商人那里买货,这会掀起一波高潮的,而你们商人将会大赚特赚。 你们的担忧,相比起这三点,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大家听得面面相觑。 好像也有道理。 他们也知道,是西夏在挑事,人家要打你,你不打,那可就死定了。 陈懋迁突然道:“三郎说得这么情真意切,是想让我们学着去说服相国寺吗?” 张斐笑道:“知我者员外也,不过我想只要马家和咱们都答应,相国寺那边也会答应的,而且到时三司使会出现跟他们谈的。” 他身为大庭长,只能跟这几个好友谈,不能代表朝廷去跟对方谈,他没有这个权力,他说的话,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在跟这些商人沟通好之后,他便又去到立法会,跟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商议,如何拟定战争动员法。 如果不写清楚的话,公检法就难以介入。 而古代没有动员这个概念,只是有一些规定,而这些规定跟之前的律法是一脉相承,也就是以刑罚为主,主要就是规定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的话,要受到什么刑罚。 但这肯定不符合公检法的理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