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最终诊断!差点被误诊的疾病  (第2/2页)
了一团团粉色的结构,上面还有穿行而过的鲜红色血管。    正是肝脏。    “没有什么异常……”    “对,除了体型偏大,外形、轮廓、以及表面的光滑程度等,都和正常人无异。”    医生们开口,有些失望。    许秋脸色去没有任何变化。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嗤嗤——    许秋操纵着腹腔镜,小心翼翼地翻开了肝叶,打算进行更彻底的检查。    结果,刚刚翻开一叶,屏幕上的画面就让众人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    肝叶之下,肝脏表面有一个个白色的斑片样结节。    此外,周围还有一圈圈黑色的区域,那是局灶性坏死。    许秋迅速给出了诊断。    白色结节:肉芽肿性炎症    黑色区域:局灶性坏死。    这两个表现,在真菌、细菌感染,和一些少见的寄生虫病中都可能出现。    “可是,已经排除了感染啊……”骨外科医生大惑不解。    “寄生虫感染?”血液科医生有些不确信。    许秋取出样本,让护士送去病理活检,同时开口道:“嗯,寄生虫。”    “寄生虫?可检查不是已经排除了吗?”    许秋补充道:“准确点来说,猫爪病。”    ……    猫爪病,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是跳蚤、蜱虫等寄生虫噬咬后,巴尔通体侵入人体,从而引起发病。    对于城市里的人而言,感染途径多是经由流浪猫狗等的搔抓、咬,或者是森林露营时意外接触。    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    原发皮损,如红色丘疹等。    还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恶心、结膜炎。    还有很多少见的并发症,如脑病、慢性脏器衰竭以及关节损害!    症状太多,还有不少恶性肿瘤常有的表现,因此,它也很容易被误诊为肿瘤!    如果真做了PET-CT,病人明确全身的骨密度改变,或许真的会被当成恶性肿瘤……    没有人会想到,还有一个猫爪病,也会造成类恶性肿瘤的浸润表现!    想到这些,血液科、骨外科的医生都惊出一身冷汗。    他们的诊断或许真的错了……    此刻,他们也终于明白,能拿下大量高难度手术的许秋,为什么亲自上这台简单的腹腔镜探查。    换一个医生的话,或许真的会漏过肝叶下埋藏的白色结节!    那将会与真正的病因彻底失之交臂!    ……    很快,病理科那边就对许秋送过去的标本进行了NGS测序。    最终显示,标本中存在巴尔通体的17个reads,相对丰度为1.9%。    reads,即读长,是测序仪单次测序所得到的碱基序列,也就是一连串的ATCGGGTA之类。    而相对丰度,则可以确认是否有其他细菌、寄生虫等,越小,则物种数量越少。    1.9%的相对丰度,基本意味着标本里只有巴尔通体。    结果出来的那一刻,不少医生都捏了一把汗。    这么多医生会诊,还是差点误诊!    若不是许秋坚持自己的判断,后续真做了PET-CT,骨髓活检,又是一番白用功!    “确定是巴尔通体的话,我还有一个问题……”    骨外科主任皱着眉头,十分不理解,“许医生,你新近的一次查体中,发现病人的淋巴结异常减小——这又是为什么?”半价炸鸡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