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6章 朕要亲征 (第1/2页)
汉京。 朝野一片哗然。 飞鸽传信入京,京城百姓都知道了,杭州失守了。 御书房。 李世民一掌拍在御案上,震的笔架都摔地上了。 “你说什么?” 代枢密使屈突通老爷子非常无奈的重复,“陛下,刚刚得报,杭州失守了。” “杭州怎么可能失守?” “谁有这个本事?” 李世民咆哮。 最近,皇帝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动不动就咆哮。 “是张超,他没停在广州。他带着八万大军,自广州悄然出发,突然出现在杭州湾。杭州准备自海上南征的五万将士,没做丝毫抵抗,直接就投降了。” “杭州商会的商贾更是直接打开了杭州城迎接叛军入城。” 李世民很震怒。 五万大军啊,集结了这么久,结果在出征前被一锅端了? “为什么张超率着八万大军,从广州出发,一路北上到了杭州,这么大的动静,这么长的时间,为何就没有人发现,无人禀报?都是瞎子聋子,是傻子吗?还是说,所有人都已经暗中通敌,他们早就盼着张超北上,甚至盼着他打到汉京来?” 宰辅们沉默。 房玄龄都不肯说话了。 皇帝说的有些话是对的,在这场叛乱中,太子和张超真的得到了太多人支持。有如秦琼程咬金直接起兵的,也有许多暗中在盼着他们早点到的。 张超八万人北上,这肯定无法做到完全保密,可朝廷却丝毫情报都没收到。 这只能说明,真有的有很多人在暗中通敌了。 还有杭州港的五万大军,居然被人直接堵在了军港,张超的军舰队直接到了他们水寨门前,这一路上,就没有半点警戒。 这种放松、疏忽,让人震惊。 想想张超和太子叛乱以来,他们还没有遇到一次像样的抵抗。 占交州时,无人反抗。入钦州,夺广州,都是如此,不但没人反抗,他们甚至还欢声雷动。 岭南数十州,甚至是后来的福建,都是望风而降。 如今,张超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杭州。 可以预见,浙江道肯定是守不住了。 而朝廷南征,李绩的军队却在九嶷山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这两相一对比,吓人啊。 老房都在惊讶,朝廷已经这么不受百姓待见,大家这么迫不急待的想要换一个朝廷了吗? “陛下,必须派人去拦截张超。”兵部尚书张公谨道。 “张超已经拿下杭州,再北上,就要攻入长江口。到时不但能顺长江长驱直入,一直往汉京攻来。而且就算他不直接攻过来,这东南沿海,江淮之地,可是朝廷最重要的税赋之地和产粮地啊。” 有些大臣则已经在想,数年前,汉京之乱时。 张超在辽南誓师,然后登州聚兵,从海上挥师南下,入长江,夺扬州,平洪州,再一路打到了汉京城下。 而眼下的局势是何其相似啊。 只不过这一次,张超是从南边起兵,同样从海上来。 现在已经夺下杭州,下一步肯定就是扬州和金陵,然后一种往江汉而来了。 上一次,张超是以勤王之名。 而这一次,张超则是打着护新法,清君侧的旗来的。 可不管是上次还是这一次,张超的军队,都是如此的所向披糜,本应当强大无匹的大唐军队,结果在张超面前,毫无战意。 这么一对比,李绩在九嶷山僵持不前,倒反而显得十分难得了。起码,李绩跟南军硬战过。 李世民目光盯着一众宰辅,觉得每个人都那么可疑。 “朕还能相信谁?” “谁是朕的心腹?” “谁忠,谁奸?” 本来只是一场小小的叛乱,结果却成了如今这烂局面。 他想不通。 当年玄武门之变,他迅速的就掌握了局面。 哪怕是后来太上皇复辟之乱,虽然趁他西征在外,搞的很被动。可当他回师,一路上叛军都冰消雪融。 根本无人能阻拦的了。 汉京之乱,几个月就平定了。 而现在,为何却不对了呢。 为何形势逆转。 为何是叛军节节胜利,步步逼近,甚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反而是他局势越来越不利。 “朕!” “要亲征!” 李世民站起身,发出冰冷的话音。 “陛下?”长孙无忌终于开口了。 “朕要率大军,亲征东南,要在江淮,亲手击溃叛军,生擒张超和那逆子承乾!” 房玄龄愣愣的看着皇帝。 皇帝难道真有这种想法? 不应当啊。 皇帝什么时候脑子已经这么不好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