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4章 锦衣卫 (第1/2页)
不管哪朝哪代,其实皇帝都会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只不过有的规模较小,名气不大。而有些则在历史上相当有名,比如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合称厂卫。 当然传奇故事里还有雍正皇帝的粘杆处、血滴子。 宋朝也有皇城司,而六扇门,确实始建于唐朝,是李世民一手建立起来的。 真正把情报机构发挥到极致,极致到能够影响朝政的,确实还非明朝的厂卫莫属。 厂,有东厂、西厂、内行厂,卫,则指锦衣卫,下面还有南北镇抚司。基本上都是隶属于内廷的侦察机构,终明一朝,厂卫的势力都是极其庞大。 明朝的厂卫若是跟后世的机构相比,其职能大概相当于反贪局、安全局和情报局。这是明朝皇帝,用来压制文官朝廷的重用机构。 厂卫建立之初,其实更侧重于收集军事情报以保卫国家安全,后来慢慢的又多了监视百官和舆论,进行反贪等任务。 对维护明朝朱家的统治,厂卫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不过明朝时文官当政,而且明代的士大夫集团是最腐败的,而厂卫一直与明朝的士大夫官僚斗争,因此他们也一直被抨击,名声很差。 当然,厂卫也不完全是无辜的,他们也一样会利用职务制造事端,打击异己,争权夺利。 但如果仅从这些机构的职能来说,其实还是有必要的。 张超现在手里有好几个情报系统。 最大的情报系统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暗影,这是集情报收集、刺杀等任务为一体的庞大情报组织。 现在暗影中已经有一部份划分出来,隶属枢密院,成立了军情局。负责的是军事情报工作,另外兵部下面的职方司,也基本上是由原暗影的人加入,这也是一个军事情报收集部门。 只不过一个隶属于枢密院,一个隶属于兵部。 另外,三衙、五军府等也基本上各有各的情报机构,不过规模都比较小。 而第二大情报机构就当属于六扇门,这个情报机构是由李世民一手创立的,创立之初的目的,是用来监视隋末各地覆灭的反王旧势力,隶属于刑部,但有很大独立性,后来这个部门的职能也越来越大。 进而有了监视百官,监视舆论等功能。 但在贞观后期,张超派暗影全面渗透这个组织,使得这个组织对暗影已经没有什么隐秘可言。 后来皇帝便又秘密设立了一支新的情报组织,飞骑。.ZWwx.ORG 飞骑的人数不多,但组织更加严密,在防止暗影的渗透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张超代唐,飞骑最终也还是落到张超的手里。 六扇门和飞骑过去都是由王承恩这个宦官掌握,但张超并不信任这个墙头草。 把六扇门重新交给刑部,把飞骑变成御史台的半下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张超现在也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这三大情报机构,如果这样下去,估计以后有可能成为大华朝的厂卫,早晚会成为一个隐患。 毕竟特务机构其实能量很大的,特别是若落入到那些能力不强,却野心不小的皇帝手里,估计更容易出问题。 可就此解散,他又觉得不合适。 不能因噎废食。 张超计划将暗影改名锦衣卫,从暗影中走到前台,成为一个公开的朝廷职能部门。 六扇门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衙门,因此名称不变。 飞骑原本是个半公开的衙门,这次他计划也使之成为公开的衙门。 三大情报部门,并不合并。 为的是防止一家独大,尾大不掉,虽然说合并后也有合并的好处,比如好统筹,可做皇帝的,有一项帝王术的核心就是平衡。 为此,保留三家很有必要。 但有了三家之后,要如何分工,这也成为一个大问题。 要是分工不清,那以后就会职责不明。 对这三个情报机构,张超的想法是从三个点来区分他们。 谁授权,权限,目的。 弄清楚了这三点,那三家的职责也就清楚了。 暗影,改组为锦衣卫,锦衣卫将隶属于枢密院下,但又将是一个半独立的机构,专门负责军事情报这一块。向境外派出间谍,以及对内反间谍,收集他国军事情报,甚至对敌国实行刺杀、斩首计划,颠覆敌国政权等等。 锦衣卫将由枢密院授权,而枢密院为内阁下属衙门,因此锦衣卫行动是由内阁、枢密院授权。 他们的权限,就是军事情报收集以及反间谍等,目的是军事情报。 而六扇门。 将隶属于刑部之下,是由刑部授权行动。 他们的权限,则是反贪,以及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