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9章 忘本 (第1/2页)
百济。 这是扶余人建立的王国,扶南人是早已经灭亡了许久的国家,在如今朝廷的辽北道一带,当年部分扶余人南下,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和百济。 扶余、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人所建立的国家。扶余最先灭亡,高句丽一度称霸辽东,但也在数年前亡国灭种。 百济人上次站在中原一边,一起灭亡了高句丽。 但这一次,他们自己却也要亡了。wap..OrG 百济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建立国家已经传了三十代王,他们由八大氏族组成,沙氏、燕氏、协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伯氏,这些人都是扶余人。 但百济国统治的阶层却主要是三韩人。 这类似于过去的吐谷浑,吐谷浑的统治阶层是鲜卑慕容氏,但国家的主体民族却是羌氐。 百济甚至与同是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不同,高句丽治下的主体并不是三韩人。可以说,百济与高句丽相差很大。 百济倒也新罗挺相近,国家主体民族都是三韩人,区别只是百济的统治者是外来的扶余人而已。 中原商人习惯称百济的都城为百济城,但实际上,百济的都城叫居拔城,也叫固麻城。 百济人甚至还有五个别都,中都古沙城,东都得安城,南都久知下城,西都刀先城,北都熊津城。 一个小小的王国,却有六个都城。 这倒与春秋时的燕国很想象,采用的是数都制度。国虽小,但这种数个都城的制度,却是把国家分成几大战略区域,重点经营都城,形成防御集群。 过去百济国力也曾强盛过,但百济毕竟国小地狭,兼之其一面与高句丽对抗,又与新罗结盟不定,有时联合起来对抗高句丽,可又常反目成仇,互相攻打。 打来打去,结果就是越打越弱。 后来百济甚至向倭国朝贡,以换取倭国的支持。 说到底,百济就是没有长远战略,如果百济真能联合新罗一起对付高句丽,或许能够更强一些。 但他们每当对高句丽取得一些胜仗,肯定很快就会内讧交战,然后高句丽杀回来,反反复复个不停。 这种反复中,地小人少的百济自然最终斗不过地盘大人口多的高句丽,不过他们运气好的是中原最终灭了高句丽。 可百济再次鼠目寸光,居然又要跟中原虎口夺食。 百济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也很优越,农业比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都有不错的发展,尤其是贸易发达,与高句丽、新罗、倭国,中原都有商业往来。 百济也使用汉字,在三百年前就建立了儒学教育制度,朝廷官府、贵族全都使用汉字,甚至使用汉语。 百济如今受南朝影响极重,也是好雅。 可再怎么雅,在铺天盖地的战舰面前,也都是虚的。 有人畏惧,也有人疯狂。 “杀光那些汉贼!” 有将军高喊,下令派兵搜捕城中的华人。 曾经繁华的码头区,如今很是冷清。 一些娶了百济女人为妻在这边落户的华商,并不愿意离开。对有些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产业,有他们的家族亲人,那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大队士兵冲过来。 一家做丝绸生意的华商铺被撞开。 “军爷,我是百济人,我娶的妻子是百济人,我的儿子是百济人,我早就也是百济人了。我入了百济籍,我向百济纳税,我是百济人!” 钢刀架在脖子上。 那个商人大声叫喊着。 可那个百济军官却只是对着他吐了口中唾沫。 “该死的汉贼,奸细!” 钢刀扬起,那华商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他的百济妻子挡到他的前面,替他向同袍求情。 可那百济马韩人却厌恶的一脚将他踹开。 他再次举刀挥下。 挥到一半,却落不下去了。 一个老汉抓住了他的手。 “刀下留人!” “又冒出来一条汉狗!”军官扭头打量着这个汉子,干瘦的一个汉子,毫无出众。若不是此时他一只手就牢牢的把他的手握住,让他挥不下刀,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人。 黄脸汉子眯起眼睛,目中闪过寒芒,这寒芒让那马韩人感觉眼中一刺,他觉得刚才有一瞬间自己似乎害怕了。 这简直不可能。 “老狗滚开!” 这时那个华商老板也连忙冲黄脸汉子道,“老秦,快让开,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你赶紧自己离开吧。” 黄脸汉子扭头看着那个胖子,“虽然你刚才自称自己不是汉人,认自己是百济人让我挺瞧不起你。可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东家。你曾经帮过我,平时待我也还不错,我老秦不是那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