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九节 呼衍当屠的决断 (第1/3页)
元德五年,秋九月壬戍(三十)。 在这个元德五年最后一天,增山关被大雾浓罩。 郅都的心情,一如这大雾,阴郁无比。 义纵首先出关了! 这对郅都以及他的军队,简直是一个噩耗! 义纵所部首先出塞,打响了第一枪。 这意味着,匈奴人在现在已经知道汉军出塞了! 这意味着,郅都所部,将要面对已经动员起来的,枕戈待发的,进入了战争状态的匈奴骑兵! 而匈奴人居高临下,足可对郅都所部构成严重威胁。 因为,从上郡出发,前往河阴,从地理上来说,汉军是从下向上,要翻越山陵,跨越河流和沼泽的! 从低纬度,逆推高纬度的敌人。 光是地理的劣势就足够人吃一壶的了! 匈奴人完全可以占据优势的地理,居高临下,打击郅都所部。 这也是为什么郅都所部在战前就决定一定要抢占河阴的原因。 河阴不仅仅可以切断高阙和梓岭的联系,更可以让汉军拥有一个立足点,一个不再受制于地理劣势的立足点。 但,现在义纵首先出兵。 那么,河阴的问题,匈奴人就一定会重视。 匈奴人一定会派兵占据河阴。 而对郅都所部来说,这就意味着要打一场硬仗! 一场刺刀见红,赤袒肉搏的硬仗! 占据了地利的匈奴人,将会变得难缠两倍以上! 只是…… 郅都叹了口气。 义纵那边出都出兵了,难道他还能拿根绳子将人家拖回去不成? 只能是认清事实,接受现状。 “立刻召集全军各部司马以上军官来中军官衙议事!”郅都立刻下令,让人传唤全军中高级将领来开会。 义纵部和程不识部出塞,彻底打乱了郅都的计划。 所以,郅都所部的进军必须彻底修改。 但是,有一个事情,却是不能改变的。 那就是在元德六年冬十月已未日(初四)之前,郅都所部必须抵达河阴,并投入战争。 这是军令! 也是天子的命令! 汉军跟秦军一样,是不会管什么客观理由,更不会去考虑什么原因。 任何将军,任何军队,不能在预定时间内赶到预定战场。 这就是罪! 失期者,主将当斩! 所有司马以上军官统统要论罪! 这个制度虽然很僵硬,但却是如今举世公认的真理和秩序。 而如今,却只有五天时间了。 五天时间内,郅都不仅仅要彻底检讨自己的作战部署和计划,重新调整兵力,更要在预定时间内抵达预定战场。 这当然很困难。 但,在郅都眼里,困难从来都不是理由。 因为,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应对之策。 关键只在人们愿不愿意去动脑筋,并且付出汗水来解决问题。 当天,郅都在增山关的官衙内,与数十名司马校尉,商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甚至,这个军事会议还开到了半夜。 …………… 也是在这一天,高阙城里的呼衍当屠,得到了汉军出塞的消息。 事实上,呼衍当屠的情报,已经是滞后很久了。 义纵出云中,程不识出兴乐塞。 两支大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卷起的尘土和动静,哪怕是数十里外的人都能一清二楚。 一路上,数不清的匈奴部族,望风而逃,或者兴高采烈的归顺,投靠汉军。 汉军出塞一天后,梓岭之前,就已经不存在什么部族了。 所有生活在这片区域,这方圆数百里地区的部族,只有两个选择:逃亡或者臣服。 既不逃亡也不臣服的部族,除了毁灭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这么多的部族,自然会将消息带到高阙。 呼衍当屠闻讯后,立刻首先召见了一些逃难的牧民,仔细询问了他们。 然后,就将这些吓得失魂落魄的部族牧民,送到了高阙附近安置起来。 “汉朝人果然出塞了……”呼衍当屠送走报信的难民,立刻就跳起脚来大骂:“这些卑鄙的汉朝人,以为我大匈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