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三章 十事要说  (第2/2页)
现在上百名宰相,儒家仅仅占据很少的一部分。    …………    如果罗林在这里,看见了这《十事要说》,肯定咋舌。    好家伙,姚崇这家伙的平行世界同位体也跑出来了。    十事要说的第一件事,为政先仁义。    表面上是在废除武则天时期的严峻刑罚。    实际上,却是大怂朝“刑不上大夫”的前身。    它主张的是官员要被仁义对待。    它是站在士大夫阶级,站在官员角度的。    …………    又一个宰相看起了《十事要说》,看向了第二策。    他是目前大内阁里的中立派。    认为陛下还会在位很久,现在就站队未免操之过急,所以公事公办,对于《十事要说》进行审查。    “不求边功……?”    “乐。”    “陛下以军功立国,儒家却想着让陛下休养生息。勉勉强强吧。”    大内阁觉得应该休养生息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三策:中官不预公事,还行。但陛下不会理会的,陛下重用太监,东厂干的事情不比锦衣卫少。    第四策:国亲不任台省官,也说得过去。那罗迈也算是国亲了,但却是燕地的布政使。    第五策:行法治。可以,看上去不错。但和前面的第一策,对官员要仁义,废除刑罚配合起来看,怪怪的。    第六策:精简税目,废除苛捐杂税。这个倒是真的不错。不过这事算是老生常谈了,朝廷目前的税收不多。    第七策:寺庙宫殿止绝建造。    不太可能。    皇帝重用道教。    佛教最近在唐地也是风生水起。由于之前大震的缘故,佛教的人数多了不少。    陛下没有什么表示,应该是采取一个默认的态度。    第八策:礼接大臣。    皇帝应该礼贤下士。嗯……这个的话,罗轼有可能,当今的陛下那是不大可能了……    第九策:限制外戚参政。这家伙不知道珂曼安和独孤月空两人经常接受皇帝的询问吗?    第十策:皇帝应该虚怀纳谏。    啊哈哈。    这些后辈是不知道陛下登基时,哪怕百官逼宫,也是没有啥用的。    “凉了,没救了。这种内容,被贬是正常的事情。”    “大内阁的宰相举荐还真是愈来愈低下了。”    这名宰相叹了口气。    这是个不自量力的人。    他想要恢复贵族阶层的权益,说实话,很难不赞同……    如果说实话的话,这大内阁里所有的宰相都不会特地的去反对这份《十事要说》。    因为它维护的正是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当世权贵的利益。    但宰相们也清楚。    不可能实施的。    这已经完全触及到了皇族的利益。    或者说,话语权。    可以保障朝堂大臣的权益,但这个保障,要皇帝自己给。    而不是他们去争取。    皇权与相权之争,早已落幕,如今皇权高度集中,任何的从士大夫阶层出发的谏言都不会在当前的大乾帝国所发生。    正解是……    等。    等待下一次机会。    等待皇帝的想法改变。    或者是等到下一代皇帝登基。    如果下一代也不行,那就等下下一代。    迟早会有一位君王没有那么强硬的。    稳住,发育。海静凉宫的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