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丁谓其人 (第1/2页)
“慌什么慌!” “天还没塌呢!” 望着丁玘坐立不安的样子,丁谓不由皱着眉头训斥了两句。 “平日是怎么教导你的?” “每逢大事需静气!” “我……我……” 丁玘面红耳赤,喃喃几声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没办法,这个家里,他最怕的就是他爹爹,尤其是爹爹入相以后,身上的威势愈发浑厚。 “好了,你下去吧。” 丁谓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叮嘱道。 “最近几日少出去鬼混,如果没有十万火急的事,你就在家里给我呆着!” “是,爹爹。” 丁玘表面上点头如捣蒜,心里却是发苦。 不能出门,不亚于夺了他的半条命。 但爹爹的嘱咐,他岂敢违反。 因此,纵使心中苦闷,他仍旧应了下来。 片刻后,丁玘走出了书房,踏出书房的那一刻,他不禁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汗渍。 虽然爹爹什么都没说,但根据爹爹的反应不难判断,那事只怕没成。 不然的话,爹爹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对他发火。 ‘静云啊静云,这次我可被你害了。’ 静云是丁玘手下的狗腿子之一,素有急智,这次提议改易茶法的事,便是由唐静云提出来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不过,唐静云的初衷只是为了给丁玘攫取更多的利润。 丁玘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他知道自家爹爹是什么人,在他看来,爹爹多半不会帮他。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爹爹这次竟然同意了,并且帮他完善了计划。 彼时,丁玘可谓是喜出望外。 随后他便开始等,等啊等,一直等到了今天。 结果,好消息没等到,反而等来了爹爹的训斥以及禁足令。 书房内,丁谓长叹一声,也不知道是在叹三子不成器,还是在叹计划没有预期的效果。 丁谓是苏州长洲人,他的祖父虽然曾经入仕吴越钱氏,但职位并不高。 严格来说,他家只能算是寒门。 不过,丁谓少时素有文名,读书的天赋不错,虽然二十七岁时才进士及第。 但他是那一榜的第四名。 正因为排名靠前,他直接被任命为京官(大理寺评事,正九品),避过了选人阶段,无需经历县一级的职事。 为官初期,丁谓很是勤勉,加上他的能力不错,仅仅三年多的时间,他便一连跨越数阶,成了福建转运使(相当于封疆大吏,省级高官)。 丁谓在任上工作出色,没过多久便召回了京师,担任了三司户部判官。 (三司是北宋前期的最高财政机构,下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三司户部判官,即三司户部的长官之一。) 不过,至此丁谓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或者说是,他岳父的恩荫被他用尽了。 丁谓虽然出生寒门,但他的父亲长袖善舞,结识了枢密院直学士窦偁,并且和窦偁结成了儿女亲家。 窦偁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丁谓身为他的女婿,自然继承了窦偁在官场上的人脉。 可惜,窦偁仅做了半年的参知政事便离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