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0、焚城(三)  (第2/2页)
更令人棘手。    如果说第一天吃了亏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也就罢了,现在却是他们刚有动作,贼人却未卜先知般的把所有缝隙彻底封死了!    无奈之下,几乎每个人都对那位太守之子夏侯楙暗自痛骂不已。    即便这位早都死了不知多久。    但是却遗毒无穷啊。    本就是商贾大户云集之地,到了今时今日,王政的那点底细也被刨根究底,挖的差不多了。    除了拥有一股人数不少的精锐的原因还没真正外传...    或者说,便是有什么“天赐神力”的消息外泄,谁信啊?    为何起事,如何造反,脉络却已清晰。    导火索虽看似因为运粮官克扣粮饷,导致民怨沸腾,军心涣散,但在徐宣这等有见识的看来,最重要的,却还是当日夏侯楙的那一鞭!    人家角斗赢了,不但无赏赐认可,反而因为赢了你的亲兵,便无故鞭笞,大肆羞辱?    欺人太甚!    换谁谁不反?    这厮真是该死!    就是他引出了王政,结果连带引出了声势更胜,更有造反经验的徐和,最后让整个青州的贼匪之流都纷纷闹事...    才导致如今临淄陷入重围,落到了这般田地!    这夏侯楙,也是个竖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不,是貉子!    当然,徐宣在埋怨夏侯楙的时候,其实也有不少人埋怨他。    为何不早早向州牧求援?    为何要派董临主动出击?    只是漫天的抱怨和咒骂,也解决不了当前的危局。    不过是稍微发泄心中郁郁罢了。    接下来,在所有临淄人的关注中,形势越一日严峻过一日。    几十万的流民,每天都死伤惨重...    只是那处令人心慌的斜坡也每天都高出好大一截!    第十日时,城头上的李家源神经绷到最紧的时候,似乎形势有了变化。    天色已然大明,对面营盘中的那些流民,却没有再次如洪流般涌来。    流民们确实受不了了!    伤亡的惨重倒是其次。    很多幸存者已经无数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心态彻底崩溃了。    不管如何,他们再也不愿意去白白送死了!    只是徐和等人怎可能接受半途而废?    正当他们想要抛弃王政的方法,再次撕破脸用武力强压流民去垒墙时,王政看不下去了。    是不是瞎啊?    他彻底无语了,这些人完全没一点警觉性啊。    天军这边的流民倒还好,毕竟王政不仅给了生路,还给了实际利益的诱惑。    但是徐和以及陈皎这边的流民,王政远远看到便觉不妙,连忙跑了过来。    他已经嗅到了危险的苗头。    这些是人啊。    人的忍耐是有底线的。    这时候还敢亮出兵器?    一旦冲突爆发,流民们集体先把你们撕了!    几十万人真疯狂起来,谁拦得住?    王政再一次给出了建议。    不可强逼了!    换个方式,抽人吧。    每十人中抽一人,而且让流民自己选,那就是矛盾转移,从外部变成内部。    更能形成分化。    让流民内部分出县,村,乡的区别,出现抱团取暖,恃强凌弱,推势单力孤者去送死的情况。    这样一来,仇恨和矛盾就同时转移了。    而且,这种抽样的手段也再次给了他们希望,不至于双方彻底形成对立面。    王政也不想用这种损招。    只是徐和等人不可能学他那样用粮食和待遇吸引流民主动,那便只能这样了。    果然,流民们再一次妥协了。    到了第十五天,当一群流民站着坡上终于勉强平视到对面官军的时候。    他们欣喜地哭了,嚎啕大哭。    对面的官军则人人面露绝望,一片死寂。    营盘处。    王政剑眉一挑。    徐和纵声狂笑。    无数欢呼声震天般地响彻,直入云霄。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