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章:请君赴死  (第2/3页)
   他是忠?是奸?    罗绎还真是无法判断。    “这几年,过得还如何?”给对方倒了一杯热茶,又从暗格里拿出了一些点心,放在了赵援的面前。    一面喝着热茶,一边吃着点心。    看起来落魄之极的赵援,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度,或者是因为不想在罗绎的面前失掉他仅剩的尊严吧。    “自然是过得不好的,你一看也就知道了。”赵援道。    “可曾后悔?”罗绎追问:“或者荆王不死,大宋便不会有当日之祸。”    赵援哈哈一笑,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成王败寇,自古如是,我们计不如人,被人所趁,输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这话是谁说的,哦,想起来了,是萧二郎说的。这话说得妙。对了,雨村,伱怎么突然到这里来了?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太上皇和官家,他们还好吗?”没有直接回答赵援的话,罗绎问道。    “太上皇就这样。”赵援道:“今年入冬之后,就没怎么下过床,到底是年纪大了,以前又没有吃过什么苦头,能熬过这两年,我都觉得吃惊,每一次都觉得他不行了,但又生生地熬了过来,看起来,还能熬上几年。至于官家嘛,到底是年轻,手底下也还有几个忠心的人帮着张罗。”    “你也是其中之一?”    “自然!”赵援道。“你是来见官家的?”    “父亲让我来看看官前!”罗绎道。    打量着罗绎的模样,赵援点了点头,道:“前些日子,听看守我们的那些辽军在讲,辽国在南方不顺,吃了大亏?”    “嗯!”罗绎点了点头:“曲珍被打得大败,丢失了大片领土,连河北路总督卢本安也吃了大亏,损兵折将,被调回到中京了,听说被承天太后骂得狗血淋头。”    “辽人在淮河流域也没有讨到好处?”赵援眼光闪动。    “能讨到什么好处?”罗绎嘿嘿一笑:“照样也被揍得丢盔卸甲。”    “妙极!”赵援也是笑容满面。“打得他们越狠越好!”    罗绎面有异色:“我还以为你听到这些消息会不开心呢!必竟你们当年输得太惨,而现在江宁新宋却做得有声有色,眼见着便要收复东京古都了。”    “怎么会不开心呢?”赵援笑着道:“他们干得越好,我们的处境反而会说不准更好,真要是他们被打得狼狈不堪,我们只怕日子会更难过。雨村,如果我猜得不错,你这一次来,便是因为与这些事情有关,辽国对官家有新的安排了?”    罗绎心中微惊,这个赵援,猜得好准,倒是不愧了他身为赵敬第一谋师的身份。    只是这份谋略,放到治理天下之时,却又是文不对题,完全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罗绎不在说话,赵援却也不在问。    马车一路驶进了五国城。    在赵援的带领之下,罗绎没有走一步弯路,径直站在了一幢茅草屋前。    “这是官家的,太上皇在五国城另一头,这五国城里头,原本住的都是过去的王室、金枝玉叶,只是这两年人越来越少了,有的死了,大部分被带走了。”赵援笑着提着包袱和柴禾,走进了那间破烂的茅草屋。    “带到哪里去了?”    “这个,你要比我清楚吧?”    罗绎摇头:“我不知道。”    赵援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被带走的,能有什么好下场,兴许死了的那些,还更运气一些。    “官家,我来了!”    听着赵援的声音,罗绎走到了门口,往里看去。    角落里,一个人蜷缩成一团,面前的火塘里,有柴禾在烧着,只是柴不怎么干,屋子里烟气很浓,即便是站在门口,罗绎也觉得双眼有些酸涩难耐。    “把门关上,关上,子玉,好不容易有一点暖气又被你放跑了。”熟悉的声音传来,让罗绎很是有些心酸。    一国君王啊,就落到了这般地步。    突然他又有些怒其不争。    到了这步田地,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官家,有客人来了!”赵援笑着将柴禾放到了火塘边,又往里加了一些大柴,使火苗更大了一些。    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