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章 王朝末路(下)  (第2/2页)
,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也许有人会说,十常侍才有几个人,亲族怎会遍布大汉。    此言差矣。    汉代宗族观念极强,十常侍人数虽少,其族人也不会少。    不仅十常侍族人,他们族人婚亲以及宾客,也都会成为其羽翼。    宾客,也可以说是投奔十常侍之人。    以十常侍在朝中权利,虽然被不少世家唾弃,却也有更多人原为羽翼。    这些人能在各郡县掀起多大风浪,仅仅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谈其他。    就说中常侍王甫弟弟王智,也就是陷害蔡邕的五原太守。    宦官弟弟居然能担任一郡太守,若此人品行不端,那么一郡之地百姓又将如何?    这些人可不像世家大族。    他们没有世家大族那种根基与名望,也不会有爱惜羽毛的心思。    这些人真想掠夺土地,那可就是不折手段。    所以说。    大汉虽然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却不能把罪责都推在世家身上。    因为土地兼并,本就是王朝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仅仅世家大族,那些豪强、富农乃至皇亲国戚,都是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    封建制度下的土地私有制,以及脆弱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土地兼并的必然性。    若非天子任人不明,十常侍亲族横征暴敛,大汉也不至于混乱到如此程度。    “世家侵吞土地,以致民无田地可耕,百姓流离失所;国无赋税入库,以致无力平叛。”    “关羽你说,朕该怎么办!”    面对刘宏的询问,关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刘宏固然看到了土地兼并所带来的恶果,却没有更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他只去考虑世家过错,却没想到自己所为是否于国有利。    “末将以前也是乡野村夫,自然知道无田耕种生活有何等艰难。”    “然而,末将不过一介武夫,虽有陛下提点亦不知如何应对,只愿成为陛下手中利刃。”    “陛下心之所向,即末将战刀所指!”    其实,关羽真有很多话可以说。    不过他悲哀发现,自己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刘宏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他自忖不能改变刘宏心意,索性不复多言,把自己包装成一介武夫。    更何况。    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本就无解。    纵然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得到天下,想要在那个时代搞土改,最终还是走向灭亡。    想要真正杜绝土地兼并。    只有改革社会制度,开启民智,提高生产力,抛开农为本的治国理念,让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    只有让百姓们不再依靠土地生存,让国内粮食多得吃不完,让农民种田之余有工作可以赚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一切。    而这些,却是这个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罢了,你退下吧。”    刘宏激动过后,看到关羽好似什么都不懂,疲惫的叹息一声。    他摆了摆手,也不追究关羽前面失言之罪。    “臣,告退!”    看着年纪轻轻,却已经背负沉重枷锁的刘宏,关羽有心想要说些什么。    终究,千言万语只汇聚成‘告退’二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正是因为无法避免的土地兼并。”    关羽在离开的刹那,仿佛有所明悟。半城流烟的汉末武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