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 乱子  (第2/2页)
他们果然如江国师所言,想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动摇根基么?”    鱼玄机越琢磨越觉得头疼。    浊仙的陨落,对他们而言本该是件好事。    没想到他造成的影响却已然根深蒂固,而今矛盾爆发出来,竟是造就了这般局面——    他们甚至带着万众百姓,去那东鲤仙院讨起公道!?    东鲤仙院是鱼玄机在位以来,所筹划的最能为人称道的决策。    在位二十年来,前十四年鲤国可谓风调雨顺,并不需要他做出怎样英明神武的功绩。    鱼玄机本以为,自己这一生或许会与曾经的历代先祖一般,只做一个守成之君,晚年过后安然将皇位传于子嗣,便可安享天年,寿终正寝。    奈何近两年蛮国跟打了鸡血一般,他作为鲤国皇帝,再不做些令人信服的功绩出来,被后世抹上一笔乌黑都算是轻的。    故而东鲤仙院,与其中的百位修行者,乃至于薛正阳、江河两位国师,便成了他是否能在历史留名的最重要的存在。    成则留名青史,败则亡国之君。    所以自半年以前,他便格外关注东鲤仙院。    近日有关浊仙残党一事,更是让他忧心忡忡。    虽说自己听从江河指示,召集了那些受到残党侵扰,抑郁成疾的患者,用那‘庆喜香’抹去了不少郁气,救了众多百姓的性命与家庭。    但有关残党一事,自始至终也没有个结果。    他虽身居皇宫,处理政务,但也并非不知晓外面发生了些什么——    就说手中的这些奏折,有九成都是在弹劾江河这位国师的。    几乎是个官员,都在控诉江河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近的便如带人胡乱抓捕百姓,致使民间怨声载道。    远的便如国师大典时放出妖物,以弄虚作假地造势,从而欺骗圣君,恐吓百姓。    甚至还有好事者联合鲤国文人,联名上书,请愿自己革除江河国师之位的。    当然,也有一些不痛不痒的弹劾。    如指认江河品行不端,收受贿赂,致使一条街巷都冠以‘仙品’之名。    又或是指出江河做了国师以后,只领取俸禄却毫无作为的恶劣行径。    一般此类弹劾都会顺带上薛正阳,大夸特夸其品性纯良,开办仙院、公开讲学,做的都是些利国利民的事实,以此来反衬江河的恶劣。    名声臭了以后,好像是谁都想着来掺和两脚,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曾经所作出的,在当时看来合情合理的行为,在如今反倒被扭转了性质,成为了控诉对方的理由、依据。    就连日常去街边吃个饭,都要被冠以莫名其妙的污名。    那些原本和颜悦色的陌生人,也在一夜之间变换成唾弃者的身份。    这些鱼玄机都看在眼里,但他真的很难办。    直至现在,哪怕百官、百姓如何质疑江河的所作所为,他也仍然选择相信江河。    不止是因为,那横跨鲤国千年历史的画像。    更因为他站在与百姓所不同的角度上,切实观察着江河的一举一动——    百官所控诉的抓捕百姓,是为了控制残党进一步扩散。    国师大典时的炎龙,是为了切实让百姓们意识到,他们与曾经那些酒囊饭袋的不同。    ‘仙品’之名,不过是他与薛国师爱好美食,体恤民情的表现。    说他毫无作为,殊不知薛国师的公开讲学,正是江河推动的手笔。    鱼玄机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正在被那些残党恶意污名化着。    而江河却仍然一意孤行,甚至不愿意与他人解释。    是他太过清高,不愿与凡人掰扯口角,还是别有深意?    鱼玄机并不清楚。    “陛下,陛下。”    一旁的赵公公,打断了鱼玄机的思路,    “陛下,江国师做的这些可谓是犯了众怒,您是否要移驾过去,先看看情况再说?”    想到那堵在东鲤仙院门口的万众百姓,鱼玄机知道,面对空前的民愤,他这个当皇帝的,并不能置之不理,隔岸观火。    他不曾犹豫,只言简意赅道:    “摆驾。”    他要去亲自瞧瞧,东鲤仙院的情况。李个腿儿的我想救个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