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572 章 第 572 章 (第2/2页)
…… ………… 对于程铮的疑问,大家也都很平静。 或者至少是面上的平静。 许家兄弟算是在朝堂上为官的老人了,即使没有轮转到过礼部,但有些潜规则,他们也是知道的,自然不会多嘴。 而林海面对这事,则是一种我的成绩是真材实料考出来的,所以即便眼下再血海腥风,我也能岿然不动的淡定。 至于那小林大人,一来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旁听的因此并不多加插嘴,二来嘛……他虽说只是个举人且当初的成绩也算是低空飞过,但既然眼下被亲爹送到程铮这里来了,他也就知道自家老爹打的主意大概是用实践来代替成绩:虽说举人最多也只能位列四五品,但若是能在程铮这里讨了好,那即便是四五品也不是没有操作余地的,比如富庶之地的知州什么的……因此对这事儿,他完全能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旁观态度。 程铮:“……” 到了这个时刻他终于有些受不住了:再是想不到自己叫来的人都是这么天兵的!就不能有一个态度端正的思考这问题的人吗? 只是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似乎的确难以选择,毕竟无论是哪个答案,都是有有力的支撑论据的: 首先,看阴差阳错论。 科举舞弊的确已经舞弊了很多年了,也的确这么多年都没有捅出过什么大篓子,但老话说得好啊,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没出篓子那是运气,但这运气也保不了永远啊! 而若是刻意为之。 似乎也并不可能,毕竟科举舞弊是全国上下的,是大范围的是不挑东南西北的,但为什么北面不出事儿,西南不出事儿,这最富庶最叫人垂涎的东南的官儿却是保不住了?这么一手之后能倒换多少人啊?!便是程铮自己,都忍不住为此而兴奋…… 因此这两个答案中,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答案? 程铮犹豫不决。 但对他而言困难的事儿对林海来说却似乎并不是个问题。 也或许是因为对林海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最重要的那个问题:“殿下说的很是,只……只下官认为,在讨论这件事儿是如何揭露出来的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 “先搞清楚它是如何发生的?” 大家包括程铮在内的大家登时就转脸看着他:“林大人的意思是?” “下官只是觉得,这事儿爆不爆出来的不说,”林海就道:“总得先有人去做它,才能有人揭露它吧” 因此程铮哪里能略过前一个问题去讨论后面的那个问题呢? 就说得程铮恍然大悟。 然后也越发的犯了难 却是对这个问题本身的为难了:眼下程铮能得到的消息不过就是学子们因科考不公烧了财神庙暴还是林海自己给程铮带来的其余的哪里又有手段能知道的那般详细了? 只好在不是不能推测的。 就拉了林海和许家兄弟那小林大人依旧只是个旁听只从这次科考中首要涉及的江苏考场的责任人开始掰扯起来。 虽说这些责任人也不一定人人都是不清白的,但是能叫这事儿闹得这么大,可见里面的清白人也是有限,且就先当做人人涉案吧。 然后是当地的实权官员,毕竟那些身为地头蛇的勋贵世家们虽然是手握生死的那个,但到底……也不能就一步直接跨到台前不是? 因而还是要看看这些站在台面上的人是个什么说道。 还有监督的和在他们手底下做事儿的这些人一是要睁大眼睛看实权派做了些什么的,二是要帮着实权派切实做事的,说他们对舞弊一无所知? 却是笑死人了。 只不想,这一划拉,登时就叫程铮看出些什么来了那就是南京……或者江南一带的官儿,在出身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乱。 乱到叫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问一句这样也可以?! …… 而这份有意的乱,不是那种打乱了顺序叫人摸不着头脑的乱,却是一种你他妈还能这样?的乱! 而这份乱,程铮想了一想之后也能想明白了:怕是皇帝为此很是付出了不少心血吧?山雨凭岚的[红楼]公主自救手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