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始皇篇18  (第1/2页)
    自嬴政一统六国,建立秦朝,号称始皇帝后。    又一件让天下众人议论纷纷的圣旨颁布。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等,此计一出,天下有学之士,皆是感慨,秦皇心思之细腻。    有不少六国余孽,心中愤恨。    此国策一出,那他们手中那些六国遗民,就要彻彻底底的变成秦朝人了。    不要小看这些计策,这是大大增加国民归属感的利刃。    一旦这些计划实施成功,想要再推翻秦朝再无可能。    建国之初是最混乱,也是最有可能复辟的时候。    可偏偏嬴政此政一出,彻底将人们恐慌的情绪带到了政策中来。    一旦有一个人开始响应,那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    当人们习惯了听从秦国的号令。    那么就再也没有那股子反劲儿了。    无数余孽的咬牙切齿,都没能阻挡,如此阳谋。    此事由嬴政下令,扶苏督办。    当然私下里嬴政对六国余孽的追杀也从未停止。    他们不死,六国余孽复辟之心不死。    秦国就永无宁日。    虽然残忍却是最有用的手段。    朝堂上还有一大部分朝臣,站着不腰疼的说着什么不要斩草除根。    说着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    但其实仔细观察,说这些话的人大部分是其他六国的前臣。    秦朝一统,偌大的国家。    根本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只用自己老秦人。    上有所行,下必有所效。    所以朝堂之上很多有志之士都是六国之前的大臣。    而且不能否认他们的才能是不可磨灭的。    秦皇嬴政,对他们的才能也是十分的尊重,这才礼贤下士,不拘小节。    可是那时候的人们终究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就算过来效忠嬴政,可心里对于救国还是有感情的。    这份感情虽然不能让他们背叛嬴政,也不能影响他们的荣华富贵。    可是在嘴上痛快两句,包庇一下还是可以的。    世人皆说嬴政残暴,可是纵观历史。    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时,又有多少功臣能够全身而退呢?    大明,大汉,大清,哪一个王朝建立之后,有不少功臣都因功高震主唯一清楚。    明朝的朱元璋,弄死了所有跟他打天下的人。因为他知道他的孙子,朱允文降不住这些人。    汉朝的刘邦,更是卑鄙无耻。    韩信多么忠诚能干的那么一个人,却死得如此屈辱。    当年刘邦对韩信说,你辅佐我,只要你不造反。我保你这辈子永远不刀剑加身。    可转过头来,此等人杰竟然被一群女人围住,生生的用竹签插死。    何其悲哉!    但相反,秦朝一统六国后。    能臣猛将不计其数,甚至有个别将士的风采,已经盖过当时的秦王。    秦王虽有忌惮,可无一人含冤而死。也没有一个人备受迫害不得善终。    如此胸襟能耐,怎能不让人敬佩。    大秦建立之后,为了安抚那些六国来的朝臣。    嬴政曾公开说过。    “寡人生下来就是人质,谁帮过寡人?赵人朝着寡人吐口水,马鞭抽在寡人的身上,那时秦人在哪儿?    历代先君在哪儿!寡人以前是秦国的王,现在是天下的王!”    也正因此话一出,不少六国臣子归心。    无论谁当皇上,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