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我没事  (第1/2页)
    皇嫡长孙朱雄英?    听到这个名字,朱英有些迷糊。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这个人的记忆。    而且还是嫡长孙。    前世也看过不少跟明初有关的影视,但从未有关于这个名字的印象。    众所周知,每个家族起名都有一定的讲究,作为皇室家族更是如此。    朱元璋就是个讲究人。    他对自己后代的名字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朱元璋的总体思路是以‘木火土金水’来为后代辈分排顺序。    他有2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他给每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    可是这朱雄英,作为嫡系长孙,明显和朱元璋本身的起名规则相悖。    朱英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义子之类的。    譬如西平侯沐英,早前便是义子,本来也叫朱英,后来改回沐英。    不过朱英马上否定,张公公说得很清楚,朱雄英是皇嫡长孙。    张公公似乎看出了朱英的疑惑,毕竟陛下的所有子孙的名字,都是严格按照祖训录而来。    开口解释道:“虞王殿下生得较早,便是在祖训录还未编修完成的时候,由陛下亲自取名。”    “虞王殿下作为皇长孙,深受陛下和娘娘的喜爱,从小由娘娘亲子抚养。”    “虞王殿下自幼天资聪慧,陛下寄托厚望,即便定下祖训录后,也未给虞王殿下改名。”    朱英听完,这才了解到朱雄英的存在。于整个大明朝有多么的特殊。    雄英二字,显然就是文武双全的意思。    要是朱雄英不夭折,必然就是日后的大明皇帝,这一点毫无疑问。    真是可惜了。    微微感叹后,朱英转念一想,朱雄英和自己还是挺有缘分的。    自己叫朱英,他叫朱雄英,也就相差一个字。    更有意思的是,朱雄英是十年前,也就是洪武十五年薨逝。    便也是那一年,自己恰好来到大明。    “虞王殿下薨逝,便是娘娘悲痛不已,不过三月,便也撒手人寰,陛下遭此噩耗,险些陷入崩溃。”    张公公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的说道。    当初因为犯错,张公公险些被陛下赐死,最后还是娘娘求情,这才幸免。    张公公深受娘娘恩惠,便也是在朱雄英薨逝后,自请离开皇宫,为娘娘长孙守墓。    十年来,青灯相伴,昼夜为娘娘及长孙虞王殿下诵经祈福。    朱英有些唏嘘,没想到大明还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    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甚至可以说,没有马皇后,这天下能不能到朱元璋的手里,都是两说。    因为朱雄英的薨逝,马皇后也随之悲痛而去,足可见朱雄英还在的时候,受到了怎样的恩宠。    不过朱英对这种隔代亲也非常的理解。    前世的爷爷对自己,那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    哪怕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得想法子给孙儿摘下来把玩。    这样的人物,若是还或者,有朱允炆什么事情。    燕王朱棣还敢靖难?    便是削藩,也只能忍受,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想到这里,朱英觉得。    若是朱雄英真的还或者,或许明年二月的蓝玉案,爆发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蓝玉虽然骄纵跋扈,但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对于蓝玉只是严加训斥,也没有要弄死他的心思。    最近这一两年蓝玉表现得也还可以,目前正在平判月鲁帖木儿,以蓝玉的能力,平叛这种事情,自然没啥压力。    刚刚抵达,叛军迫于蓝玉的威慑,就闻风而逃。    眼看着一份功劳到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太子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