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1章 橘子  (第2/2页)
    “呃?”董熹也是一愣,瞬间就想明白双方的认知偏差出在哪里。    他所说的《功夫》发行权指的是哥伦比亚手上掌握的海外尤其是北美的,而蔡依侬两人却以为董熹想要的是国内的发行权。    格局小了……    “《功夫》的类型很适合大规模在北美试水,就算票房成绩不理想,我们还有dvd的发行渠道,亏也亏不了多少。”    “但如果北美票房可以超过《英雄》,那么对于我们在北美的发行能力,国内的市场也会有个充分的认知。”    《英雄》在延迟上映两年后,终于在今年夏天登陆北美院线,不但拿下了首周票房冠军,最终取得5000多万美元的好成绩。    能排在非美国本土电影票房的历史前五,让张大嘴吹嘘了好几个月,虽然口碑和国内一样两极分化。    董熹敢赌就是得到消息,哥伦比亚对《功夫》不是太重视,亚洲市场或许还会投入足够的宣传资源,但北美市场就还是老套路。    初步只是在几十家影院上映,然后看口碑在考虑扩大范围。    周星弛:“我的发行商实在太稳健了……”    所以董熹打算赌一赌,看看能否单车变摩托,毕竟公司适合海外大规模上映的电影,其实真的没几部。    《惊涛骇浪1998》在国内拿了4.5亿以上的票房,但因为题材的缘故,连亚洲都冲不出去。    而董熹今年的古装大片《神话》,除了在韩国市场表现出色外,其他市场的反应只能说还行,北美在拿了1200万后就匆匆下画,走dvd租赁渠道。    成功拉低了董熹海外的平均票房。    《功夫》的亚洲市场哥伦比亚除非是脑子进水,才会卖给董熹,但北美市场真的可以搏一下。    如果董熹可以拿到《功夫》的北美发行权,他肯定会直接梭哈,请一堆明星大肆宣传,例如热爱功夫的昆汀老铁,再找个合适的档期安排1500 以上的影院。    对于董熹的想法,蔡依侬和孙海平在思考了片刻,就得出结论:可行。    “另外《疯狂的石头》宣传重点上,不要单独以我为主,要走全明星的噱头。”    在看完《功夫》后,董熹再自信也警觉起来,相比于《石头》的小成本喜剧,无疑《功夫》的特效大片更吸引人。    所以他发现一开始的宣传就走错路,既然电影里有这么多明星助阵,别扯什么黑色幽默喜剧电影,就宣传所谓的“群星贺岁”更直接。    现阶段的内地普通观众,对于这种堆砌明星的电影,还没有那么大厌恶感。    反而有一种,花费相同的价格能看更多明星的想法,这是一种小市民的心理作祟。    大家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欣赏水准,盲目的认为大制作,大阵容的电影,就等于好电影的阶段。    等到被烂片接二连三的“欺骗”后,观众才会渐渐的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    群星贺岁才是《疯狂的石头》最大的卖点,仅凭董熹、刘德華、王宝強、姜闻、黄博等一众主演的,就足以将观众吸引进影院。    所谓的小成本喜剧,对董熹这版本的《石头》来说,简直就是污蔑。    观众眼中的大制作,不是单纯的大场面、强特效,卡司强大同样重要。    更何况,《石头》并不是虚有其表的电影,它是真的很搞笑。    就如同董熹手里橘子,虽然外表有些干瘪,但依旧很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