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扬刀立威,送上门的蠢货  (第1/2页)
    练武所需,无过法地侣财。    因此,大多数武林人士,都习惯聚集于能够获得练武资源的城池。    繁华富庶的巨城,人多、钱多、往来商旅多,能够获得的资源多,聚集的武林人士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金陵这种千古名城,本该聚集巨量武林人士,大派林立,势力复杂。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金陵城内部有许多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武林门派却不多,即便是雄霸江南的权力帮,在此也仅有数十商铺。    其余诸如金钱帮、怒蛟帮、江左盟之类的势力,也多是经营商铺,比如绸缎庄、酒馆、青楼、当铺、油盐店。    这倒不是朝廷打压,而是诸多武林势力约定俗成的一条规则。    那便是把此地作为财源,可以在此经营各种生意,却不能肆意争夺。    能够让这么多势力坐下来谈,而不是抽刀子争夺,当然是因为,定这条规矩的,是天下首富万三千!    万三千虽然不会武功,但却有无与伦比的钞能力,受过他恩惠的武林人士不计其数,到哪都有三分薄面。    金陵是万家祖宅所在,万三千为先人安定,提此要求,又分派出了大量利益,且金陵内部世家林立,本就不利于武林争端,诸多大势力首脑在万三千组织下恳谈一番,便都应允此规则。    时至今日,金陵内城,仅有一家大型武林势力,名为“西宁派”!    西宁派和朝廷关系密切,千牛卫中多有西宁派弟子,西宁派掌门“九指飘香”庄节,长老“老叟”沙放天、“灭情手”叶素冬,均有官职在身。    如果把目光放远一些,大名鼎鼎的茅山上清派,便在金陵句容县。    茅山派看似不如武当派、全真道、天师府显赫,实际上在世家大族广有信众,某些分支派系又能深入村镇。    以实际影响力而言,茅山派比全真道丝毫不逊,门内亦是高手如云、能人辈出,只不过行事相对低调,少有高手出山,这才显得声势稍弱。    李瑾瑜曾上山拜会,不想茅山掌门连同三大长老,尽数闭关潜修。    唯一的收获,便是结识数位二代精英弟子,某几位值得投资一二。    除此之外,金陵还有几家小派。    得益于金陵富庶,这些小派虽然无甚高手,却人多势众,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三百六十行,什么行都做。    指望这些人做大事不可能,但束缚城内青皮混子,却是一把好手。    就比如——金龙帮!    金龙帮是金陵小派中最大的,帮主名叫焦公礼,早年间做过绿林强人,如今已经金盆洗手,名声却是不坏。    ……    金龙帮正堂。    李瑾瑜毫不客气的坐了主位,焦公礼面上满满都是焦急之色。    倒不是担心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他早年间一桩祸事找上门,为了平息这件祸事,又无意间得罪了华山派。    说是得罪却也不对,只不过是其弟子罗立如传信之时,被华山云台峰三代弟子“飞天魔女”孙仲君砍了手臂。    按理来说,此事乃是华山不对。    但华山云台峰一脉向来蛮横,做了无礼之事,反倒觉得自己吃亏,还要来金龙帮和焦公礼再次“讲理”。    这里就有人问了,难道华山不在乎万三千等人定的规矩?    若是其他几峰,自然会尊重金陵城的规矩,哪怕是云台峰一脉,倘若来的是大师兄黄真,也不会如此。    偏偏孙仲君是归辛树一脉,归辛树浑浊闷愣、归二娘偏听偏信,两人又骄傲自大、徇私护短、鲁莽狠辣。    孙仲君砍完人后,颠倒黑白、挑拨离间、胡言乱语,两人以为自家弟子真的吃了亏,自是什么都顾不得。    李瑾瑜听焦公礼讲完经过,面无表情的说道:“华山五峰,无论哪一峰都不安分,该受点教训了。”    焦公礼道:“多谢爵爷相助。”    李瑾瑜摆了摆手:“我只是恰好赶上了,按照金陵城的规矩,纵然没有我出手,归辛树还能讨得了好?”    话说的轻巧,焦公礼又如何敢点头应承,他这种老江湖,自然明白,李瑾瑜新官上任三把火,恰巧华山派一头撞了上来,正好以此开刀立威。    如此一来,相关恩怨,自然全都被李瑾瑜接下,华山派日后报复,只会去找李瑾瑜,不会找金龙帮。    此举帮了金龙帮大忙,没有表示自然不行,给金给银却又太过俗套,想给别的东西,又着实拿不出手。    心思电转,看着默默修指甲的李瑾瑜,焦公礼想明白他真正的目的。    不仅要拿华山派开刀立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