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15节  (第2/2页)
言的。”    珍卿看一眼身边的三哥,他正含笑看着她,珍卿不知怎么的,就觉得说说从前抖的机灵,好像也无所谓。    她就说道:“眼见求字画的人,没完没了的。我每天早上起来,就在书房诵读《伤仲永》,一直念到吃早饭,如此念诵了有十来天。    “我祖父有一天就问我,怎么总念这一篇,往常诵读功课,哪需要花费这么多功夫哪?    “我就跟他说,这是古时圣人的千古名篇,里面的至理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要念到倒背如流才行。    “其后他就不问了。等到过了有两天,他就开始闭门谢客,不让我再给人写字画画了。”    □□姐还未听明白,吴大哥提了一个问题:“你祖父明白《伤仲永》的意思吗?”    珍卿点点头说:“他专门让我默了《伤仲永》,想必是拿出去,请教饱学之士去了。请教之后,他也就明白了。”    吴二姐听得直笑:“你们这祖孙俩,过的真是有意思。”    谢董事长感慨一句:“老人家是有心人。”说着看一眼杜教授。    杜教授反常地沉默,神情比较复杂,过一会儿却说:“珍卿跟她祖父,倒是很有缘法。”    大家在饭桌上,一边吃一边聊,倒是挺热闹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5-12 01:34:13~2021-05-12 11:43: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拂晓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亲戚来有事相求    第二天晚上的时候, 珍卿接到杜三婶电话,她说哪儿有好多好吃好玩的,想邀请她出去玩。    珍卿婉拒了杜三婶的邀请。    吴二姐倒是劝她:“小五, 你最近总闷在家里,跟亲戚一块出去玩玩, 不是正好散心?”    珍卿想了个理由, 跟吴二姐说了个理由, 反正就是不想跟杜三婶出去。    吴二姐倒不多说, 随她去了。    隔了有三天功夫, 这天午后的时候,杜远堂亲自来到谢公馆,来给他珍姑姑送东西。——睢县的亲戚朋友们, 又寄来了不少东西。    这一天,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只有珍卿、□□姐、吴大嫂在家。    杜远堂来了之后, 吴大嫂根本没有露面, 就是叫秦管家跟杜远堂说她生病卧床, 不便接待。    她还嘱咐秦管家,向远堂侄子致一下歉, 还说一定要留贵客吃饭。    珍卿听说远堂侄子来, 她和胖妈就赶紧下来了。    下来见远堂侄子,坐在外客厅, 不远处的大门开着, 冷风飕飕地刮进来。    远堂侄子独自一人坐着, 有一个年轻的随从, 也在旁边傻站着——也没有佣人招待他们。    远堂侄子和随从的身边脚下, 围了十来个大小包袱。    珍卿虽说打定主意, 要跟他们一家保持距离,见远堂侄子这样被人冷落,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要说还是胖妈有眼力架儿,一见客人是这个情形,她连忙把有壁炉的内客厅打开,然后跑出去叫人快上茶点。    这时候,远堂侄子先交给珍卿五封信,都是各家给写珍卿的信,由他直接带过来,而没有通过邮局。    然后他就指着那些包袱,一样样给珍卿介绍说,哪四个包袱,是她祖父杜太爷专给她的,里面有衣掌鞋袜,还有特产的睢县毛笔等。    哪些又是杨家、杜族长家,还有李师父家给的,等等。    另有一些永陵特产的锡器、韶酒、彩陶人偶,杜远堂说是他特意买来,孝敬长辈们的。    说到是孝敬长辈的,珍卿就知道,这是送给谢公馆所有人的。    虽说不算值钱的东西,也是一个地方的特色,算是晚辈对长辈的孝心。    珍卿给杜远堂道了辛劳,深谢他的好意。    内客厅已经收拾好了,胖妈请他们到内客厅说话。    珍卿吩咐胖妈,招呼人先把那些包裹,都拿到她的房间里。    然后就又交代胖妈,把她书桌上的一本字贴拿来,再把她没穿过的三四件衣裳、还有三双鞋子,连着包装盒都拿下来。    这要是搁在现代,珍卿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衣服鞋子,这样送给别人的。    但这是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的观念还是不一样的。    而且她要送的都是新衣新鞋——这半年她长脚长个头,不少衣服鞋子都不能穿了。    这远堂侄子特别客气,连忙说珍姑姑不必忙。他把东西给珍姑姑捎过来,就要赶回厂子里忙活,也不能在谢公馆里多待。    珍卿请杜远堂进内客厅,坐在壁炉边上,室内自然是暖融融的。    珍卿就先问她,:“远堂侄子怎么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