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0章 内定 (第1/2页)
七月二十七日。 这是天池忽里勒台大会前最后一天。 许多人都知道,往往会上的话都是过场,反而是大会开始之前的私下联络更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所以连海都也没端架子,提前两天就赶到了天池。 但却有人直到二十七日傍晚才来…… 一顶华丽的大步辇被缓缓抬上了天山博格达峰。 步辇这个东西在蒙古不常见。 毕竟草原辽阔平坦,蒙古人从一处到另一处又太远,乘坐步辇远不如骑马。 就连哈答驸马这样耽于享乐的勋戚,也还保持着不错的骑术,能随阿里不哥西徙万里,在历代的腐朽贵族里也算是十分能吃苦耐劳的。 只有像贵由大汗这种手足拘挛却又尊贵的人物,才配得上步辇。 而今日乘坐步辇上山的,正是贵由汗之嫡女巴巴哈尔公主。 “我和你说,这世道,我们女人啊容易被男人盯着,一个个都想占了我们吞我们的地位和财产。” 巴巴哈尔优雅地抬起手,吃了一颗葡萄,同时也有感而发地对不鲁罕说道。 不鲁罕于是转头看了一眼走在步辇边的俞德辰,低声道:“别人我不知道,但郎君一定没有想着我们的地位和财产。” “是,他连我们的身子都嫌弃。” 俞德辰不得不开口说些什么,遂澹澹道:“没有。” “真的?!”不鲁罕大喜。 “出家人不打诳语。” 不鲁罕愈发欢喜,下意识地双手合什,直夸俞德辰。 她虽不算漂亮,深隐情思时却也有少女的单纯与憨态。 巴巴哈尔却是眼睛一翻,不信俞德辰的鬼话。 就像她父汗说的,道士和尚巫师使者全都是哄鬼的,而人只需要享乐。 不过信不信都没关系,她有权,俞德辰就是得服侍着她。 权力真是太好的东西,才沾手,巴巴哈尔就舍不得放下。 就像她祖父说的,“人生,一半是为了享乐,一半是为了英名。” 可见她家教特别好…… 渐渐地,天池出现在眼前。 之后,西王母祖庙渐渐出现在眼前。 “两位公主可知?这娘娘庙正是我道家所建,还有那边道观,正是我祖师见过成吉思汗后,亲手所筑。” 俞德辰虽然是第一次来,但看到了听闻已久的事物,难得的,话变得多了起来。 “建庙选址讲究风水,此地占天池山水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左边是终年积雪的神山,右边是小天池,前方是天山瑶池,后方是卧龙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藏风聚气,天时、地利、人和,达天人合一之境界。” 他这番话夹了不少的汉语词汇,不鲁罕便跟着念道:“捉青龙、有白虎……” 俞德辰闭上眼,感受着这玄妙的风水宝地,整个人都飘飘欲仙,开口吟了首诗。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这正是当年邱处机来到此地时作的诗。 时隔四十余年,徒子徒孙重游祖师故地,心头自然有感慨。 “师祖,徒孙无能,没能守住重阳宫。”俞德辰心中喃喃道,有些悲伤。 然而,当他再睁开眼,看到远处的九斿白纛,忽然心神一颤,像是得到了什么指引。 “龙马相会!” 这是孙德或常说的四个字,说什么“我追随秦王就是效彷师祖”,以前俞德辰心里不太信。 可是在这一刻,他忽然觉得龙马相会的场面勐地砸到了眼前。 隐隐的,他能从李瑕对待蒙古人的方式中感受到一种胸怀。 就像是要做一番远比成吉思汗还要伟大的事业。 “师祖,原来你是在指引弟子!” “……” “俞道士,你哭了?” 俞德辰转头一看,正对上胡勒根那张丑脸,不由吃了一惊。 “你……何事?” 两个同样为自己做过心理开脱的人就这般对视了片刻,胡勒根点了点,忽然说了句颇有道根的话。 “嗯?道士你更纯净了。” “不会说汉话可以不必说,何事?” “刚才我听到你说的娘娘庙的典故了,很好!” “很好?” 胡勒根双手合什,看天,道:“太好了!我们这场忽里勒台大会是最正统的,是长生天指引过成吉思汗之后,又指引了王上。俞道士,你明日要到台上去,告诉诸王,这个地方与成吉思汗的故事……” “是与长春真人的故事。” “对!与长生天的故事,我们这是一场最正统的忽里勒台大会!” 其实,蒙古人一般不在乎“正统”这个词,但胡勒根说的是汉语。 他是真的兴奋,而不是在引导俞德辰去宣扬。 方才这番对话,就是他真心相信的一切。 “伟大的忽里勒台大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