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8节  (第3/3页)
纸,才能时隔几十年依旧不腐不坏。    不过……    王神玉忽然想起一件事:“你若是想在纸张上俭省,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去出版署寻安定公主,问问她有无能代替剡纸的公文纸。”    辛侍中起初还摇头呢:“不行,我见过出版署那所谓‘报纸’的纸张,质地不行的。”    王神玉忍不住道:“别光盯着银钱,转一转弯吧老辛。”    “出版署只用那种纸张,必然是因为其造价最低,毕竟‘报纸’要的就是一个量大,纸张的质地凑活着能印上油墨字能看清楚就行——但他们既然会造这种新纸,你怎么知道他们做不出别的适用于公文的纸张?”    “啊!”辛侍中如梦初醒。    “我这就去寻安定公主!”    走到门口,辛茂将忽然又停下道:“说起出版署……唉,王相与姜侯私交甚笃,可知姜侯何时回京?”    辛侍中真的颇为怀念姜侯在京中时,带给他的‘银钱’安全感。    如果此时姜侯还在京中,这种剡纸太贵的事儿,他一定会寻姜侯商量。从许多年前的倭国银矿,到混凝土路到玻璃……让辛侍中心里认定,跟搞钱或者省钱有关的事儿,姜侯肯定有法子。    而听辛茂将这么问,王神玉当场叹了好大一口气。    “我亦不知。姜侯自去岁出海后,飞表奏事也难传书信了。只有她到百济、新罗、倭国后,各有一封书信通过熊津都督府传回。”    她单线联系京中报了平安,但大海茫茫,再要联系她就难了。    王神玉直言不讳:“这朝堂之上,没人比我更盼着姜侯赶紧回京了。”    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都独自在中书省撑了快三年了,三年,这就是整整一千个日日夜夜啊!    很多时候,王神玉都会想起两年多前——    他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裴行俭从洪州回来了,还给他带了一份‘报纸’和一本《滕王阁宴诗文集》做礼物。    他很喜欢这份礼物,更期待接下来裴行俭与他共事的悠闲生活。    就在王神玉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裴行俭就做了尚书右仆射。    最惨的是,天后口述下诏,诏书还得他这个中书令来拟来盖印。    王神玉当时望着这道令他心中滴血的诏书,就在想:他这跟坊间话本中,亲手送自己心爱之人嫁给别的男人,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更痛苦,更煎熬。    毕竟话本故事中,无缘的两人一别就会再难相见。    而王神玉却日日常朝都能见到裴行俭,然后,看着裴行俭有条不紊回禀尚书省的公务,刘仁轨明显轻松好多——只看他把更多精力放在继续整饬兵部上就可知了。    王神玉看得郁闷极了:这,这本来都是他的人生啊!    故而,没有人比王神玉更盼着姜沃巡察结束回京。    毕竟,现在宰辅位置就只剩下一个空缺的,那她一旦回朝,一定会来中书省!    第234章 该回京了    长安城紫宸宫中。    皇帝拿过曜初递上来的一份奏疏,才打开一看,不由就抬头对媚娘道:“朕每回见曜初奏疏,也不免想起姜卿之密奏。”    皇帝还记得,凡不经过三省六部,直达御前的密奏,姜卿都是简明扼要,文字少,多为表格数据。    就像曾经吏部改革前,姜沃把吏部在册的一万多名文武官员,根据京中与天下各州;散官与实缺官;五品以上与五品以下官员;科举入仕与荫封入仕……按照不同标准,做了十数个表格。    此时见到女儿之奏,皇帝自不免想起当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