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男主发疯后 第102节  (第2/2页)
  想起当时的情景,柳氏难掩疲倦之色。    她没有提到的是,有两个大夫甚至暗示她可以准备寿衣、棺材了。    这样的情况下,她又怎么忍得了?    “最终无可奈何之下,我决定冒险再信孙神医一次。”    说起这一点,柳氏也觉得有些困惑。    照理来说,孙神医被捕入狱,确认了骗子的名声,她本该对此人不再信任的,却不知为何,在这件事上又下意识的‘相信’他并没有哄自己。    此时事过之后,柳氏回忆起自己当时对孙神医的信任也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    不过姚翝的问话引起了她心中的不安,她很快将这一点儿疑惑压了下去,而是回忆起当日寻药的情景。    姚婉宁病情严重之后,柳氏再次去了一趟刑狱,找到了关在狱中的孙大夫:    “照他所说,寻到了他藏于医铺中的药引。”    那医铺本来被官府的人上了锁、贴了封,可西城案件事发当晚,孙神医的药铺被不知名的人撬了。    虽说案件发生第二日便有人报了官,因孙神医也是涉及了西城杀人案的当事人之一,姚翝记得官府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曾派人过去搜拿,却没有查出什么原因。    走访附近百姓,都说没听到有宵小砸铁链锁的声音。    再清点药铺钱财,没有发现遗失,此案便不了了之,也有人猜测是孙神医招摇撞骗,得罪了人,所以有人半夜撬锁报复。    姚翝当时也知道这个案件,还曾听姚守宁后来提了一句,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再听柳氏提起这事儿,便觉得过于巧合。    药铺锁被破坏,家产都被搬空了,里面空荡荡的一间房子,却偏偏还有一个药引,就被柳氏找到了。    他闭了闭眼睛,忍下心中的感受,再问:    “这药引是什么东西?我记得这姓孙的大夫药铺锁被撬了之后,铺内应该空无一物了,这药引怎么会还留在铺中?”    说到这话,柳氏也觉得稀奇。    可惜那药引她已经使用了,此时没有办法给姚翝看,只能比了一个形容:    “那药引装在一个黑色的皮盒子之内,纹路十分奇怪,药引约有这么大,”她伸出双手一合,圈出一个约鸡蛋大小的圆:    “呈鹅黄色,有些似蜜腊,看上去十分有光泽。”    开始她还有些担忧这东西从未见过,不知孙神医是从何处取得。    但后面孙神医得知她取了此物之后,却十分笃定的道,这就是药引,天下独一无二的,能解姚婉宁之疾。    “他跟我说,只得药引还不够,他特地交待,需要我在昨晚的子夜时分,取白陵江的水,作为煎药之用。”    说完,柳氏就道:    “你也看到了,那药不是骗人的,一碗药喝下之后,婉宁便疾病全消,能下地行走。”    她一直以为孙神医就是骗子,可此时看来,孙神医并没有骗她,姚婉宁是真的病好了。    柳氏说道:    “今日婉宁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姚翝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    从理智上来说,他相信柳氏所说的话,虽说孙神医此人疑点重重,但姚婉宁病愈是不争的事实,柳氏在当日女儿病危的情况下,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病急乱投医完全是可以想像的。    但从直觉上,他意识到姚守宁说的话应验了。    无论是当日她说看到西城案件的死者张樵身上有黑气钻出,陆执、孙大夫的神色不对,还是后来柳氏遇上孙神医那日,她情绪激动,感到不安,继而今日看到姚婉宁额头的红痣,说出妖邪‘烙印’、白陵江等,都与柳氏所说吻合。    他不愿意相信真有妖邪,因为那事关他女儿的性命,可却又无法解释姚守宁所见、所说。    同时姚婉宁眉心处的那粒血红小痣确实诡异,他正在思索着要不要偷偷找个青峰观的道士来家中看看,却听柳氏道:    “说来我也有些内疚。”    她叹了口气:    “当日我脾气急躁,见婉宁喝了药迟迟不好,又回想当日孙神医看病马虎,疑心他只是想骗钱,便生了想打砸医铺的心。”    若非她咽不下这口气,也不至于使姚翝找地痞闹事,想要揭穿孙神医真面目。    “如果没有这桩事,说不定当日也不会使妙真、庆春的马受惊,冲撞人群,引发张樵发疯,再令世子背上人命官司……”    这些事情如果都没发生,刘大自然死亡,已经埋骨他乡,民不举、官不究,将来大不了赔些银钱给他家里人,相信此事便悄无声息的掩过了。    哪知就是因为这些巧合,使得刘大死不冥目,最终被挖出尸身检验,自己一双侄儿女被抓入牢中,她眼里涌出泪光:    “现在你也因找地痞闹事,可能要被刑狱司抓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