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再婚夫妻 第18节  (第1/2页)
    收拾完,母女俩拎着东西刚下去,就看到招待所前台的姑娘站了起来。    “这就要走了?”赵青岚点头。    这几天李淮总送她们母女回来,前台姑娘也晓得了赵青岚再婚的事,还沾喜气吃了几块喜糖呢。    很少有人在招待所一住就住这么多天,再加上赵青岚的遭遇引来前台姑娘的同情,这些日子,也没少给她们行方便。    她们母女两这突然要走了,前台姑娘还怪舍不得的。    “姐,好好过日子,以后有机会了,也回来看看。”    “放心吧,我要是带小朵回来,保准来看你。”    正说笑着,李淮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出门带的东西不多,就算买了些东西,现在还只是拎着一个军用大包。    知道要跟着李淮去部队里,赵青岚也不想置办太多物件,有啥缺了的,等到了那边再买就是。    抢过赵青岚手里的一个包,三个人和前台姑娘告别离开。    李爱国夫妻俩本来是要送他们去火车站的,不过李淮不想麻烦他们,这不就自个过来了。    火车站距离赵青岚住的招待所不是太远,他们三就步行过去了。    因为时间还早,天也挺冷,小朵和赵青岚都裹了厚厚的围巾,小朵还带着棉帽子。    赵青岚一手拎包,一手牵着女儿。    “你吃了没有。”走在路上,赵青岚问起来。    李淮点头。“吃了,隋姐和李家大娘还给我带了些烙饼和煮鸡蛋,一会你们也吃点。”    “行。”赵青岚一点都不客气。    两人都结婚了,再加上她对李淮的了解和亲近,让她装客气才是为难她。    火车站候车室也没几个人,倒是墙角睡着几个人,许是天冷也捂得严严实实的。    他们这是小站,不逢年过节的,哪有那么多人外出,平时外出的基本都是公家出差的。    他们来得挺早,火车还得一个多小时才检票,三个人就在候车室等候起来。    李淮从包里拿出烙饼和煮鸡蛋,又拿起自己的军用水壶去接了些热水回来。    赵青岚住在招待所自然没法开火,带的吃食只有从供销社买来的饼干麦乳精那些,现在有烙饼和鸡蛋,也就不让闺女吃那些了。    她吃了一张烙饼一个鸡蛋就饱了,看着闺女在那慢腾腾地吃着,自己则和李淮说起话来。    “言森和言寻还好吧?”    “还好。”提起儿子,李淮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他和团长通过电话,自然问过俩儿子的情况,团长已经尽量粉饰了,他还是晓得了儿子们仍不愿接受后妈进门的事。    不想还好,一想李淮就头大。    “放心吧,就算孩子们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我也正常,咱们慢慢来,别逼他们,这孩子呢,都有逆反心理,越不让干啥越想干啥。”    听赵青岚这么通情达理,李淮越觉得她贴心,即将归家的忧心也少了一些。    不提孩子们,赵青岚又问起家属区的一些事情来,也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提前做些了解。    家属区也没啥不能提的军事秘密,李淮捡着能说的就都说了。    听说自己一边邻居是李淮那个帮忙的热心团长,团长家嫂子人也不错,另一边房子暂且空着,赵青岚就放心不少。    有时候有个不省心的邻居也让人糟心。    两人正唠着,从厕所出来的一个人正甩着手,转过头来眼睛就定住了。    赵老二小跑着到了墙角,踢了踢还睡在报纸上的人。    “大哥快起来,还睡什么睡。”    赵老大迷迷糊糊睁开眼。    一旁,和衣躺着的老二媳妇王氏,老三媳妇小邹氏也都坐了起来。    赵家这次进城了四个人,赵老太邹氏也想来,奈何大半夜的天又冷,怕进城了再闹出病了得不偿失,才在家里等着消息。    赵老三是自己懒不想晚上奔波受罪,赵青岚她娘倒是想来呢,被老太太嫌弃给拦住了,最后进城的就成了赵老大他们四个。    不过赵家几个人出发前,赵老太太可没少给他们讲话训诫。    “咋了他爹。”王氏打了个哈欠。    “你们看那边,那不是青岚吗。”赵老二指过去。    几人顺着看过去,可不是嘛,虽然挺久没见了,自家女儿侄女的眉眼他们也还是认得的。    顿时全爬起来了,以赵老大为首,全飞奔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