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节  (第1/2页)
    一条条人工挖凿排水的小溪、沟渠与村镇相连,待到开春便能行船,童海霖所绘的图纸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这都是他近年来在这里做出的成绩。    不同于当年那个遇到事后能躲多远躲多远的都水使者,如今的童海霖似乎真的已将桃延视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并尽全力改变着这里。    江玉珣明白他心情。    “好,”江玉珣笑了一下,也跟在童海霖的背后骑上了马,“童大人切记小心脚下!”    “定然!”    ……    马蹄上裹了厚厚一层布料,勉强可以平稳地走在冰地上。    童海霖与江玉珣并肩而行,并趁着风雪的间隙和他聊着这附近的水田规划,以及桃延郡百姓近日的衣食。    “官道损毁如此严重,溪口城内百姓吃的应该都是仓内的储粮吧?这些储粮够吗?”    童海霖咳了几声说:“放心吧,算上军屯田在内,桃延郡的田地面积已经翻了一倍还要多!再加上今年和去年是都是大丰年,溪口城的粮仓已全被塞满,完全够度过这个冬季。”    梁志为也上前点头道:“对,粮仓那边在加紧舂米,每日定时定量分给城中百姓。”    新稻收获之后,首先要进行脱粒、晒干再存入粮仓,等到吃的时候再将其取出并去掉稻壳。    这样才能保证稻米长时期储存不变质。    “那就好。”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气。    官道上的树木已被清理干净,但几日没有走过人的道路,仍要比江玉珣想象中更加湿滑。    马匹行进的速度一降再降,众人出发的时候还能有一搭没一搭聊上几句,出城不久后却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观察着脚下的路面与马匹情况,再也无暇分心说话。    行走的间隙,江玉珣顶着风雪朝官道两边看去。    沿途的村舍大半已经被冰雪压倒,树木也东倒西歪地横在地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听童海霖说这附近的村民早已在官道堵塞前便离开了这里,或是去投奔亲友或是去了学堂中避难。    -    风雪穿过旷野,吹僵了江玉珣半边身子,裸露在外的皮肤也跟着发起了痛。    不知走了多久,童海霖终于眼前一亮看向远处:“江大人,前面就是棱平县了!”    江玉珣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向南看去。    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骑马走在最前方的应长川也停了下来。    虽隔着重重风雪,但众人仍能看一道黛影横贯于天际,挡住了烈烈的北风。    那便是位于桃延郡最南端,名叫“丰岭”的山脉。    官道被树木堵死之前,桃延郡下属几县已将县内详细受灾情况报了上来。    从那个时候上报的房屋倒塌数量便能看出,棱平县就是整个桃延郡内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来的时候江玉珣已经详细看过地图,并找到了缘由:    棱平县正巧处于“丰岭”的北麓,北下的冷空气和南上的暖湿气流就在这一带交汇。    越不过丰岭的冷空气通通在此地沉积,时间久了便酿成大祸。    不过转眼又有一阵狂风刮来,并于顷刻间吹散了天上的厚云与官道上的风雪。    没了风雪阻隔,官道两边的景象也变得清晰了起来。    不知是谁问了一句:“那是什么果树?”    童海霖立刻大声回答道:“丰岭附近是桃延郡内最大的柑橘产地,官道两边种的都是果树。”    “先别着急向前走,”看清道路两岸的景象后,江玉珣立刻翻身下马向橘林中走去,并朝身边人问道,“这几日果树可有人照管?”    天子也于此时下马缓步走向果园。    见状,众人都跟了下来。    童海霖回答道:“没有,这几日风雪太大,百姓没有棉衣都不敢出门。”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满是愁意。    这些果树是棱平县百姓最大的经济来源。    前阵子刚下雪的时候,百姓便着急想要出来做些什么。    但无奈于南方百姓压根没有应对此事的经验,且天气过于严寒,官府只得派人守在果园附近,将冒着风雪来此地的百姓通通遣回家中。    寒风吹得果树叶片脱落,树枝也被冰雪压折。    更严重一些的果树直接倒在了地上,看样子是彻底没了生机。    江玉珣上前将叶片上的薄冰揭了下来,直接转身对应长川行了一礼说:“陛下,这些果树必须尽早处理,不然必将全部冻死在今年冬季。”    他的表情格外凝重,配着风雪竟有几分肃杀之气。    应长川的神情也极其严肃:“棉衣预计再有三日便能经辰江全部运至桃延,届时先将其发给驻军,丰岭附近的果园也由驻军统一修整。此事由江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