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节  (第1/2页)
    伏危与桂阳官员交涉了半个时辰,才到周毅跟前去复命。    “邢峥嵘的吃食中被他们放了能让人致幻的草药,剂量小不宜发现,连续下了半个月,又在他的衣服上熏有麻黄草,日夜积累,一旦过度激动兴奋便会生出幻觉,敌我不分。”    能让邢峥嵘过度激动的,最有可能的便是在战场上杀红了眼,斩杀自己人。    下药的目的,无非是让邢峥嵘疯魔,杀自己人,桂阳郡便会不战而降。    可这样的计策,说得好听,是牺牲少数保全大局。可说难听些,却是挥刀向自己人。    周毅听了伏危的话后,脸色沉沉,不知在想什么。    伏危跟了两年周毅,对其的性子也是有所了解的,对时下周毅的心思也揣摩出了几分。    开口道:“此人的做法够狠,也不够磊落,可不得不承认,这做法让伤亡减到了最少。如今这战祸四起的局势,郎将缺少这样的人才。”    周毅站了起来,走到了窗后,往院子外看去,无奈的道:“你所言,我怎么会想不到?”    战乱的局势,一味的坚持非黑即白是没有用的。    犹如自己当初被落放到玉县做知县之时,也算不得正直。    这些地方胥吏世袭,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们捞一些油水,只怕这办事也是虚与委蛇,应付交差。    思及此,周毅暗呼了一口气,问:“此人是什么身份?”    伏危:“先前为邢峥嵘的幕僚。”    周毅:“人呢?”    伏危:“在外头。”    “唤他进来吧。”    不一会,顾校尉和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从厅外进来,男子一身儒袍,头戴乌色纱帽,一副书生打扮。    此人名为陆昶鸣。    与伏危文武兼修不同,这人全然是文人之气。    行拜礼后,周毅问:“为何向邢峥嵘下疯药?”    陆昶鸣低头应:“回郎将的话,是为了这桂阳郡满城的百姓和将士。”    周毅神色肃严:“怎么说?”    “在半个月前,邢上将差人送信去了武陵。信上道他暗藏了一批粮草辎重,若武陵郡能派援兵前来,他便带着桂阳全军与这批粮草辎重投诚武陵,效犬马之劳。”    “他自顾着自己的私欲,全然不顾城中百姓的死活,但奈何还是有一众将士誓死追随,为免造成更大的死伤,在下只能出此下策。”    顾校尉闻言,嗤笑一声:“我还当那邢峥嵘真的是个什么忠臣将帅,说到底也不过欺名盗世之辈。”    伏危看着陆昶鸣,提出疑点:“邢峥嵘为何舍近求远,不投靠城外豫章,而要去投靠千里之外的武陵郡守?”    陆昶鸣道:“这点,在下也不明白,但可以确定的是,武陵郡守和邢上将以前便有书信往来。”    周毅和季校尉都看向伏危,毕竟二人曾是父子关系,他应是知道些的。    便是陆昶鸣也顺着两人的目光看向了伏危。    明面上,豫章并没有查到邢峥嵘和霍善荣有什么关系。    在几人目光之下,伏危垂眸思索二人先前的交集。    须臾,伏危抬眸:“霍善荣是在越巂郡从军,是我生父底下的兵,那会我父亲好似是校尉,我父亲立下军功后,他便一直追随。”    哪怕霍善荣不许旁人提起武陵郡的前太守,但伏危还是听到过一些。    后来知道自己生父另有他人后,在还未被赶出霍家时,他暗中调查过生父。    陆昶鸣恍然道:“越巂郡与西羌各部交战过,邢上将虽不是在越巂郡从军,可却是援助过越巂郡。”    在屋子的人都知道西羌各部叛乱的事。    数十年前,西羌各部不满被统治,大犯边境,后来才被赶回西羌去。    那伏太守也是因此立下赫赫战功,才去了武陵做郡守。    若是二人在此战有过交集,彼此认识倒也不稀奇了,只是关系深浅,却是不得而知。    周毅沉思半晌,问:“下药一事,还有谁知道?”    陆昶鸣低下头:“除却三位大人,便只有在下。”    周毅闻言,沉着脸环顾几人:“你们把这下药一事捂实了,不许向外透露半分。”    三人相继一抱拳。    “属下遵令。”    “在下遵令”    下了令后,周毅看向陆昶鸣:“你在桂阳当任幕僚多年,对桂阳了解,我便任你暂管桂阳各务,其他官员听你调令。”    陆昶鸣头一低,并未虚以尾蛇,直接应下:“属下领命。”    周毅再道:“一个时辰后,桂阳所有官员都到这正厅议事。”    季校尉和陆昶鸣散去,周毅呼了一口气,站起身对伏危道:“且领我去见伏震。”    伏震年纪虽大了些,也仅比他小了几岁,比不得十几岁的少年好培养,可周毅还是真的是把这人当成好苗子培养的。    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