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灾降临的岁月 第124节  (第1/2页)
    三、轻体力劳动者,26~34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32斤。    四、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24~29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28斤。    五、大、中学生,26~33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32斤。    六、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22~26斤,其平均数不得超25斤。    七、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16~21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20斤。    八、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11~15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13斤。    九、不满三周岁的儿童,5~10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7斤。    按照上面要求,宁桃桃他们一家从现在开始,一个月可以领到165斤粮食。    每个月,宁桃桃五个大人每人25斤,安安20斤,甜甜13斤,平平7斤。    这还是宁桃桃以最大额度计算的。    以后还不定有这么多粮食呢。    于此同时,他们还要在一定时间之内,办理粮本,没有粮本,他们以后就不能买到粮食了。    因为粮食这些东西,粮食包括了细粮粗粮,像大米、面粉、豆类这些地里出产的所有东西。以后只能在指定地点买的到。    超市里没有卖了。    像粮本这种,只在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回忆里的出现的东西,再一次回到了众人的视线里,生活中。    甚至,宁桃桃他们家连年纪最大的宁德富和李云娟他们俩,都已经模糊了对此的记忆。    没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还要重温旧梦。虽然他们并不是很想要这种昔日旧梦。    脑袋发疼的李云娟,环视众人,面色迟疑又彷徨,犹豫再三还是开口说道:“......以后不会还有肉票、油票这些吧?”    李云娟的声音很轻,可听在宁桃桃他们耳中却如晴天霹雳般响亮。    所有人面面相觑,彼此都清楚的看见了对方眼里的不安。    宁桃桃按住心里的不安,竭力平复下来,冷静思考道:“不管以后有没有肉票、油票这些,现在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大。”    “我们家还有很多腊肉香肠,不缺肉吃!”    囤积的时候,有考虑到这些,所以宁桃桃家的腊肉香肠不在少数。    说到这个,李云娟心神一振,连忙说:“不行!”    听着李云娟掷地有声的反驳,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她,满眼疑惑。    宁桃桃刚才说的没错啊!还有什么事吗?    “虽然有腊肉这些,可比不上新鲜的肉类啊。”说这话的时候,李云娟的视线扫了一眼于婉秋。    哺乳期还是要多吃新鲜的食物蔬菜,这样才能更好分泌乳汁,所以于婉秋得多吃新鲜的蔬菜果肉,才能补充更多的营养。    说来说去,李云娟考虑的还是小孙女的口粮问题,婴儿的伙食马虎不得。    “腌制的哪有新鲜的好!我等会儿就去超市买东西,争取多买些回来,可以放冰箱里面冷冻起来。”    宁桃桃注意到母亲刚才的那个眼色,知母莫若女,瞬间明白了她的想法,因此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意见。    不光宁桃桃,宁城禹他们也注意到了,宁城禹说:“妈,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想,现在的超市一定有很多人,有他一个成年男人在,不会有很多麻烦,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尤其在这种极有可能发生冲突混乱的时候。    宁德富说:“行,你们去超市,我去村委会那看看情况。”    看粮本怎么办理,手机上的消息,是让他们就近办理,去各自的社区居委会这些地方......    一家人再一次兵分两路。    ......    ......转眼又是半个月。    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宁桃桃他们一家的日子算是鸡飞狗跳也不为过。    那天,李云娟他们到了超市,超市里已经人满为患,食品这些都被一抢而空了。    李云娟想要买的东西,压根没有买到,只能望洋兴叹。    反应的人,太快太多了......    根本轮不上李云娟,她只能失望而归。    呜呼——    而前脚买粮食要粮本,后脚蔬菜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