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259节  (第3/3页)
过胡俨这般扎实。    “胡卿不妨说说。”朱棣没指望胡俨真能说点什么可行建议。    毕竟,现场的内阁众人,无论是论急智还是谋划,胡俨几乎都是排在最后的,甚至连墙头草胡广,论起这些来都能说比胡俨强。    在众人的心中,胡俨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老实人。    而胡俨这老实人甫一开口,却是石破天惊。    “臣以为,天变足畏,祖宗足法,人言足恤。”    胡俨的语气平淡至极,仿佛在翰林院中与同僚心平气和地治学探讨经义。    可这不由地让内阁众人心头惊骇,皇帝让你说那是客气客气,你是真敢说啊!    第237章 第二个方孝孺【求月票!】    胡俨正衣冠,对着朱棣缓缓言道。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在场哪个人不知道这句话下一句是什么?    胡广几乎要跳起来拉住胡俨的袖子,让他不要在皇帝面前胡言乱语了。    可偏偏,胡广不敢,他只能看着胡俨继续说道。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当这句话从胡俨的口中说出来时,整个内阁值房里的气氛,都变得凝重如铁。    朱棣身边,朱高炽更是用眼神劝告胡俨赶紧认错,但胡俨就像没看见一样。    胡俨的脸上带着仿佛殉道者的虔诚,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慌张。    朱高炽一咬牙,起身跪倒在地说道:“父皇,胡俨胡言乱语,还请父皇不要治罪于他。”    朱棣恍若未闻,只是冷哼一声。    随即站起身来,朝着胡俨走去,站在其人面前。    “胡俨。”    朱棣的目光阴沉似水,仿佛要把眼前满身书卷气的儒者生吞活剥一样。    胡俨则是丝毫不惧怕,直视着皇帝,神色坦荡,甚至带着一股无惧无畏的淡定。    “微臣不过是复述了一遍圣人言语,如何就成了胡言乱语?”    听了这话,胡广、杨士奇、解缙等人,纷纷为胡俨捏了把汗。    按照这嘴硬程度,是想当第二个方孝孺啊!    “好啊.好一句圣人言语,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朱棣的仰天大笑,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接下来朱棣会作何反应。    是直接走流程让甲士拉下去?还是干脆亲自动手?    这种仰天大笑后翻脸杀人的常规流程,在过去的数月内,面对不肯投降或违逆朱棣意志的建文旧臣们,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了。    建文旧臣们,不是没有骨头硬的。    面对朱棣,练子宁不肯投降,痛斥朱棣谋朝篡位、大逆不道,朱棣被气到恼羞成怒,命人将练子宁的舌头割去,免得再聒噪.随后朱棣才说欲效周公辅成王,练子宁闻言,忍着剧痛用手伸进口里蘸着舌血,在殿砖上大书“成王安在?”。    这四个字,直接给朱棣整破防了,仰天大笑后奋然命杀练子宁,随后磔尸,并诛杀练氏族人一百五十一人,戍边的亲属三百七十一人。    面对跟练子宁同样的问题,方孝孺的骨头也够硬。    还是那句欲效周公辅成王,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有了练子宁的铺垫,这次朱棣没破防,忍住了,回答说自焚而死然后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赖长君;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干脆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此时朱棣的怒气值已经满格,强耐着爆发,让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不肯起草,两人争吵起来,最后方孝孺嘴硬了一句“诛我十族又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