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1/2页)
    祠堂高大,比土地庙高多了,不过里面供奉的牌位多,聊聊几副画像,也只是前朝,前前朝,出的一些小官。    凡人供奉自家的祖先,往往是最高规格,而且很多都是同时祭祀。    但是祭祀山神,土地,只是个人信仰,并不有如此凝聚力。    因此土地爷在的时候,一年到头香火,没有祠堂香火十分之一多。    祠堂之中的祖先灵,也算是神灵,权柄特殊,属于庇护之类但仅仅是本姓乃至于嫁入的媳妇之类的。    不过之前土地爷来祠堂还借了两条猛狗魂魄。    这个就要说本地墓葬习俗了。    传说人死之后,会走很长一段路,需要鸡开道,需要狗护持,手里还要有钱,要有饭团什么的。    许多村民死后,也会选择将生前看家护院的狗与自己一起合葬,以求成功到阴司地府。    但习俗是习俗,一般他们死后,都是由土地收集魂魄,送往城隍处。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回到祠堂,接受香火,成为祖先灵。    大部分则在祖坟在阴冥显化的鬼村中,继续当鬼民,等待阴寿耗尽,或者排队轮到他投胎。    如今此祠堂中主事的祖先,便是本朝一个小吏出身,他生前为本村争取到了资金,修建了一条沟渠,因此本村许多人还记得他的事迹,只要用到沟渠,就会想起他如此约莫有入品的实力。    又有两个,是最老最老的祖先灵,双眼麻木,没有内核,如同一个傀儡机器一样。    这两个,便是当初在决定在此定居的一对夫妻,正是因为他们两人在此开枝散叶,一百年,两百年,渐渐血脉联系起来,成了一姓亲族。    他们虽然受香火最久,但是由于时光久远,本身的事迹被人遗忘,人们只知道他们是祖先,却很少人会问他们叫什么……甚至连画像也没有……且生前只是平民百姓,不是官身什么的。    况且他们两夫妻本身都在很久以前就投胎转世去了。    如今留下的祖先灵,只是以“祖先”的概念而留存的神灵躯壳,实力大概在游神。    剩下的旁列牌位,各自或者如毛神,或者就是普通“明鬼”之流。    “尊神来祠堂,是为何事?”    黄天和他们倒是熟悉,之前黄天就经常跟着土地爷净化他们家祖坟,净化乱葬岗什么的。    但是后来就少接触了,不过他们应该知道黄天成了土地。    再者说,黄天刚刚炼化大地的时候,把他们祖坟一起炼化了。    他们也没有反抗。    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反抗。    又或者说,不反抗更好。    黄天炼化了的大地,阴世就变成了“福田”,不再是恶土了。那些鬼魂都能过得更舒服了。    “我想观测一下族运。”    “族运?”祠堂中的祖先一脸茫然。    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观测族运的办法,乃至于镇族之宝,大概是祠堂上面的牌匾“敦仁堂”了。    黄天入了祠堂,看了香炉,只见烟熏火燎。    此香炉受百家供奉,历经数百年,正好用来观测族运。    黄天小手一挥,借运化形。    只可见香炉之中,不见香灰,反而是一炉清水。    清水之中有一株迷你莲花,含苞待放。    莲花旁一尾蝌蚪大小的鱼儿正在游动。    这个莲花,就是族运。    这片清水,便是整个青玄村风水环境。    蝌蚪则族中较为优秀的人。    黄天查看生民簿,发觉是本村地主,而且地主家中还有一个秀才。    黄天暗暗体悟,观测族运,又隐隐对祸福之事,有所感悟。    “多谢。”黄天将香炉恢复原状。    祖先灵问道:“尊神看出什么没有?”    黄天道:“天机不可泄露。”    祖先灵:……    黄天想想,还是问了问他们:“你们祠堂香火比土地庙旺盛,一般是如何利用呢?”    祖先灵道:“我等毕竟不是正式神祇,似鬼更胜似神,也没甚神通。”    “只用香火燃烧,也可以偶尔托梦,示警。”    “若有阴司勾魂使者上来,我们便会贿赂于他,下一次就会带来一些东西,比如文气啊、武道书页啊,又或者一些命格碎片什么的。”    “这些东西,用到后世子孙身上,就有可能能帮我渡过难关,乃至于获取功名。”    黄天好奇:“能给我看一看么?”    阴司竟然可以买卖命格碎片,黄天一直认为命运是虚无缥缈之物,地府竟然有实体化的东西。    祠堂祖先灵觉得黄天没有必要贪污这点东西。    于是将收藏的几个命格碎片给黄天看看。    这些命格碎片,晶莹剔透,但明显不完整。    像是某种晶体,但是十分虚幻,如同一道光,又如同即将破碎的泡泡……    “阴司回收魂魄,不光光是回收真灵,还有魂魄胎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