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他 第11节  (第2/2页)
    “我进去试试,你们从外面锁上,我看一下能不能靠震动把它打开。”张明采一边说着一边往下走。    李玉桂给了她一个手电筒:“里面没有灯,小心一点,不要摔了。”    张明采点头,她往下走时,将手电筒照向了另一边的人,对方还在昏睡,还没有醒过来。    等她下去,李玉桂确定她的头不会碰到上面的门,这才关上了门。    李玉桂拔过插销,那插销是一个长方体形状,有一定的厚度。    里面的人开始一下一下的震动门,插销纹丝不动。    对方又改了一种振动模式,插销依旧纹丝不动。    这种物理方式的锁门,虽然看上去很笨,不智能,可也确实从里面打不开。    三个人折腾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放弃了,李玉桂打开了门,也有些怀疑自我了:“难道我真的忘了关门?”    张明采摇头:“也有一种可能,这个门能够从里面开。”    她刚才被关在里面,就在想这个问题。    人都是有一些深层次的恐惧,能够设计这种地下室的人,实际上是对外界有恐惧,而这样的人在地下室里面又会生出新的恐惧,那就是有一天自己被关进来了怎么办?    她刚才除了在里面震动,也在里面摸索,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打开。    里面太黑了,她没有找到打开方式,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三个人又把门打开,开始一寸一寸地观察起来。    这个门并不小,再加上这个门上本来就是有纹路的,找起来很费劲,只能一寸一寸地查看。    老人家很快就说道:“这里!”    原来是靠近插销的那个位置有一个很不显眼的暗板。    张明采抠开了暗板,只见里面是通着的,从这里,能够慢慢地挪开插销。    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装置。    尤其是在黑暗的地下室里面,靠摸是很难摸出来的,更不要说里面并不是说有个按钮之类的东西,它需要有人用手抵住金属插销,一点一点得把它挪开。    普通人能够做到这两点几乎不可能。    三个人一下子沉默了。    在场的三个人信息是流通的。    她们都是当年的受害者家属。    当年的事情对于她们来说,是一辈子走不出来的阴影,这些年她们都在找凶手,可这就是大海捞针,凶手像是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最开始的几年,受害者家属们几乎每个月都要联系,她们很少聚会,很少见面,可依旧会保持联系,那个时候她们还会想着凶手找到了。    十年过去了……    十五年过去了……    没有人相信还能找到凶手,也许凶手早就死了,也许最后一个案子后,他就死了,要不然怎么解释,在最后一个案子后就再也没有犯案了。    她们这些受害者家属也很少再联系了,她们回到了人群中,努力过正常人生活,只是在新闻上看到某个连环杀人案侦破时会有一瞬间的晃神。    张明采后来一直是一个人,她心理出现了问题,但她知道李玉桂又有了一个女儿,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还考上了平城最好的高中,她当时听到这个事情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本来应该大学毕业了。    李玉桂为了这个女儿,也来了平城。    李玉桂依旧在干电话客服的工作,天天给人打电话推销新出的业务,移动,联通,电信,她每个公司做一段时间。    张明采便不怎么和她联系了,想着对方已经有了新生活,好不容易才走出当年的阴影,她不去打扰对方了。    直到两年前,许久不联系的李玉桂突然找到她,告诉她,找到凶手了。    原来,她女儿在学校闯了祸,面临着开除,她不得不去学校给女儿求情,在那里,她遇到了凶手。    李玉桂确定这个人就是凶手,百分之百确定。    一开始,张明采不是特别信这个人是凶手,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像一个凶手了。    赵老师是典型的西南地区的男人,不到一米七,身上有很重的读书人气息。    他有自己的孩子,而且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学生非常温和,处理事情的时候冷静理性,这样的人,你很难相信他会杀人。    而且,她们把人查了个底朝天,他名下没有自己的房子,从当老师开始,他就一直住在学校宿舍里,而且当年凶案发生的时候,他还有老婆。    真正的凶手需要有一个地方,有一地方来关受害者,当初她们对凶手的猜测是独居,没有工作,没有孩子,仇视社会,仇视家庭,仇视孩子。    赵老师全部不符合。    而且第一个孩子的失踪时间和他的死亡时间中间有六天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