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功 第609节  (第1/2页)
    这些在白衍身上看到的,都是杨老亲眼所见,所以杨老愿意让长子跟随白衍。    另外,杨老更清楚,若是此前,白衍还可能受困于雁门,防止北方南下,但经过云中山脉一战,匈奴三五年内,绝不敢再有南下的念头。    如此一来,没有边患的北方,白衍,却是坐拥整个秦国最精锐的两支精锐铁骑,白氏铁骑与边骑。    等白衍率领边骑恢复过来。    嬴政攻伐诸国的战争中,绝对不会忽视掉,白衍以及白衍麾下,这两支在北方雁门的精悍铁骑大军。    故而种种。    今日见到白衍后,杨老才会迫不及待的说出请求,与白衍说出那番话,看似举荐,其实何尝不是一个谋私,杨氏与白氏的关系,杨老清楚,他开口,白衍应当是不会拒绝。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杨老的一个请求。    毕竟想要把杨彦调来雁门,担任边骑的将领,单凭杨老与杨氏,怕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白氏帮忙,最最重要的,还需要方才大胜的白衍,亲自上书咸阳。    有白衍的书信在,就算朝堂内有其他势力家族不满,也很难干扰到嬴政的决定。    书房内。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有些意外,没想到杨老推荐的人,居然是杨彦,要知道杨彦可是在函谷关担任守将,更是杨老的长子。    不过看着杨老的模样,白衍略微思索,也大致猜测到杨老心中所想,看着杨老的笑容,白衍能体会到杨老的不易,就如同曾经父亲,终是什么都默默的扛在肩上,只希望他好,看着他被诋毁,过得累,因为沾染尸臭而被人笑,父亲虽是不说出口,但心里比谁都难受。    “边骑一日无副将,白衍难以安心,此前白衍担忧杨彦将军年长,白衍资历不足,故而不敢贸然向杨老开口,更不敢擅自上书咸阳,如今有杨老此话,实乃边骑之幸,白衍之幸!”    白衍笑起来,一脸喜悦激动的对着杨老拱手辑礼。    “杨彦将军之忠勇,白衍已惦记多时,杨老今日之言,可莫要戏耍白衍!”    白衍一脸认真的说道。    杨老看到白衍这突如其来的模样,没有准备,没多想,点点头。    “调任之事,涉及一方,自然不是戏言!”    杨老看到白衍比自己还要激动,似乎生怕自己反悔一样,老脸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而听到白衍言语之中的副将,杨老也终是松口气。    “好!那此事白衍可就与杨老所定,不能再有悔意,恰逢杨老此处待有书信,不妨请杨老书写一封家书,送去函谷关,交于杨彦将军,白衍也即刻书信,上呈咸阳!”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深深的叹口气,激动的轻拍一下木桌,转过头,看向一旁倒茶的侍女。    “去拿一卷竹简……”    白衍本想让侍女去拿一卷竹简,但说到一半,似乎嫌弃侍女动作慢,直接起身,朝着一旁的放置竹简的木架上走去,来到放置空白的竹拿旁,拿着两卷竹简便转身回到木桌。    这般着急的姿态,让杨老直笑得合不拢嘴,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看着白衍马不停蹄的低头书写,杨老舒口气。    方才没反应过来,此时杨老看着白衍,哪里还不清楚方才白衍的用意,没想到年纪轻轻,却能如此心细的照顾他一个老头的颜面。    想到这里,杨老那老浊双眼看向白衍的目光,闪过一抹感激,此时此刻,看着白衍那年纪轻轻的岁数,杨老当是真的感叹,白氏终究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    不到片刻。    一卷上呈咸阳的书信,便在白衍的手中书写完毕,白衍从官服那巨大的袖袋内取出郡尉印章,盖在上面,然后交给杨老过目。    在一旁,还有一盘杨老平日使用的官泥。    “好!”    杨老看过竹简里面的内容,看到白衍请求调任杨彦的理由,点点头。    “对了,你可知晓……”    杨老看着白衍,想了想,犹豫一番过后,还是继续说话,不过说之前,嘱咐侍女离开,待侍女离开后,命看守在外面的扈从,不许任何人擅自靠近。    做完这一切,杨老才放下心,看向白衍。    “此前监御史芈沼府上,曾有两个门客,其一乃楚国景氏景骐,其二是昭氏昭毋尚。”    杨老说道。    说这两个名字时,杨老眉头微皱,看向白衍的目光中,也有一丝疑惑。    杨老能让长子杨彦,不去依靠王氏、蒙氏,反而选择白衍,自然有杨老不一样的地方,而眼下,景骐与昭毋尚的逗留,就让杨老敏锐的察觉到不对劲。    楚王病逝,如今楚国之中,因为楚王之位,挣得一片混乱,而身为熊负刍的两个心腹,景骐与昭毋尚拉拢昌文君能理解,但眼下,芈旌安全后,居然还逗留在雁门。    留下来与白衍见面,比楚王之位更重要?    “已经见过那二人,白衍也与那二人有约,今晚吕氏酒楼相聚!”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点点头,把来之前的事情说出来。    而杨老听到白衍与景骐、昭毋尚有约,不仅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皱眉,若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