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1/2页)
    已经是最好的方法。    有人附和道:“是啊,还是要给读书人体面。”    “都做了讼师了,还要什么体面。”县学一人问,“要说巧言善辩,还是李秀才更在行,去做讼棍!”    这句话让聂家小吏再次闭嘴。    要说考了秀才之后,一般都有几个去处。    学习好,或者家境好的继续读书,等着考举人。    一般地找些活计,教书,当幕僚诸如主簿老吏这种,又或者去当儒医。    种种生计里,讼师,最让人瞧不起。    甚至被人说这是吏胥之害,可见时人如何鄙视。    毕竟这跟现代的律师可不同,如今的讼师多干敲诈勒索,教唆诉讼,靠着自己学识的信息差坑蒙拐骗。    而李耀众给纪利一家做讼师,完全就是讼棍行为。    这点指出之后,李耀众这边已经完全没有话讲。    这确实是丢人的行为。    教谕微微点头,方才那句话自然是故意说的,打压了对方气焰之后,教谕说出他们这边的想法。    “县令大人,下官以为,需剥夺李秀才官身,除去秀才之名,方能震慑乡里,让本县生员得以警惕。”    “士气之恶风不可滥觞,王勃曾言,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正荣县此等轻浮的风气不得蔓延,正荣县生员学子有样学样,以后的风气就难正了。”    什么?!    除了知道教谕想法的人之外,其他人全都站了起来。    剥夺官身?!    除去秀才之名?!    这可是项极为严苛的惩罚。    李耀众如今能横行,都是因为他的秀才功名,他的家里田地不用交税,也是因此。    再比如,他现在能坐在这,也是这个缘由。    这么说吧,在天齐国,你考上了秀才,就等于身上多了个防护罩。    别人对你的攻击大部分都会失效。    如果这层保护罩去了。    他之前得到的所有东西都会失去。    已经不是罚几个月俸银的事。    而是这辈子,都不能再用这个功名做什么了。    往上考?    做梦吧。    连再考一次的资格都没有了。    大家也都知道李耀众的德行,就他的样子,再考一次,说不定也考不过秀才。    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最大的惩罚。    纪元同样惊讶。    如果说方才他觉得,教谕和殷博士让他考县试,是让他有功名傍身。    现在更确定了。    他们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做,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安排好一切。    其实县学这边,除了早就知情的夫子们,甲等堂廪生是不知情的。    他们脸上也写满诧异。    你在什么位置,就会共情什么人。    方才他们共情纪元,是因为纪元无辜受害。    现在本能共情李秀才,自然因为,大家都是秀才身份。    好在大多数人立刻反应过来,李耀众罪有应得,他们只要不做这样的恶事,就不会被剥夺功名。    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教谕方才说得很有道理。    王勃说,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意思是轻浮风气刚刚开始,就要防微杜渐,不然等大宋发展起来,淳朴的习惯就会很难恢复。    而且还说,这是给正荣县生员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